摘要: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学科内容,语文水平的提升不仅对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帮助,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内容的理解。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明白做好语文教学活动的意义,从而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悉心研究教材内容,分析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策略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每一名教师的向往,也是每一名学生期盼的课堂学习环境。基于此,作为一名新课改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懂得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顺利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作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这一优质设备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下被广泛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当中,随之创设直观情境于课堂实践活动中也成为了教师的常用策略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直观情境之时要注重合理性,确保不偏离教学主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电影《鲁滨逊漂流记》的精彩视频片段,对学生说道:“大家若是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听课,我便会为大家争取时间观看这部电影。”由此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我为学生简介了作者以及这本书,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尝试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之后,我通过播放不同的插图引导学生重点分析了描写人物心态变化的片段,通过帮助学生感知人物形象初步加深了其对作品的理解。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直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切实达到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加强诵读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诵读是展开语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只因有部分教师认为课堂时间短暂,应该抓紧时间授课,所以使得学生没有深刻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务必要加强诵读教学,让学生在诵读环境下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时,首先,我引导学生了解了与这则文章相关的文言文常识,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做了良好的铺垫。然后,我为学生播放了这篇文章的诵读音频,初步培养了学生流利朗读古文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了文中所体现的古代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探求真理,敢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求真美。之后,我在学生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创作实践,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认知水平。最后,我做了课堂小结,让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一齐进行了诵读,进而组织学生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加强诵读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合作学习的开展被广大教师公认为是践行新课程改革中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策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合理的开展合作学习,从而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求完成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以及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任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寒食》这首诗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中传统节日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接着,我将学生划分成了学习小组,让学生交流了对寒食节的了解,进而对学生做了补充,简介了诗人韩翃。然后,我引导学生合作朗读了这首诗,并帮助学生赏析了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想象诗人在诗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诗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之后,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了这首诗的写作手法,使学生懂得了讽刺是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评或嘲笑。最后,我引导学生梳理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了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而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完成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时刻保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态度,进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教学策略,并将有效策略落实到课堂当中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道.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217.
[2]尚卉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6(2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