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指导策略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邹桦
[导读] 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之一。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之一。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别从“从文章作者入手,拓展知识”;“从文章载体入手,开阔视野”;“从“快乐读书吧”入手,调动动力”;“从文章资料袋入手,增长见识”这四个方面入手,针对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指导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温儒敏先生说过,语文数学中要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教学除了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读书习惯,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所以,在小学阶段,如何指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学习语文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当前教材中的文章无法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也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对此,对于带领学生进行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教师应该紧追教育时代的潮流,采取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阅读教学,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从文章作者入手,拓展知识
        在我观察看来,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大都是著名作家所写的经典文章,比如《荷花》的作者叶圣陶,《肥皂泡》的作者冰心等,这些名家的作品都可以找出来读一读,带领学生去阅读,从而走近作者,感受其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此,语文教师可以以引导学生学习《荷花》引出叶圣陶所作的《稻草人》,来不断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
        以讲解《荷花》为例,这是一首写景的散文,作者通过文字向我们展示荷花开放的一幕,并且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荷花的美丽。以此延展开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阅读叶圣陶先生创作的《稻草人》,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叶圣陶的写作手法,并且从中去吸取知识,来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其中,《稻草人》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童话故事,以田间草人的目光和心灵,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苦难,真实地描写农村人民的生活现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慢慢阅读一些经典文章,并且要求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来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动力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之中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作者名单,让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和学习,并且要求学生在作者后面加上作者的文章,来有效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
        二、从文章载体入手,开阔视野
        教师在阅读教学之中可以带领学生从文章载体入手,通过课内和课外的相互联系和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阅读印象。这样相似的文章载体可以进行专项的训练,通过大量的学习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某一种载体的特点,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
        以带领学生阅读寓言故事为例,首先进行课题导入:大家在平时喜欢阅读寓言小故事吗?那么大家知道的寓言小故事都有哪些呢?有的学生提到《丑小鸭》《白雪公主》《小红帽》还有的学生提到《五指姑娘》《叶公好龙》《拔苗助长》等等,一时间大家都在纷纷说出自己的答案,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统一学习其中一篇寓言故事,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如《丑小鸭》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又丑又大的鸭子生活在一个农场里面,但是由于长相的问题,其他动物都嫌弃他,厌烦他,就连他的兄弟姐妹都嫌弃他,无奈丑小鸭只能离开农场,独自生活,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他长出了美丽的白色羽毛,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是一只天鹅。

这篇寓言告诉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境地,只要我们努力,总会得到回报。
        三、从“快乐读书吧”入手,调动动力
        在我观察看来,一些学生在阅读过程经常出现走神和打瞌睡的现象,这就是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没有动力去驱使自己进行阅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带领学生统一浏览快乐读书吧的栏目,让学生充分利用这一栏目来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浏览栏目,并且要求学生说出读后感,有的学生说道:“这个栏目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识。”还有的学生说道:“这个栏目让我感觉阅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还原,模仿栏目的情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情景学习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还能在模仿的过程之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阅读新的课外书籍,进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学生通过阅读《三毛流浪记》了解到三毛的成长历程,懂得如何做人,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带领学生在海底世界翱翔等等。如此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快乐读书吧这一栏目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这样学生还能在情景还原之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驱使学生满怀动力去阅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
        四、从文章资料袋入手,增长见识
        一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短缺的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文章资料袋入手,通过资料学习与书籍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带领学生阅读《蜜蜂》为例,首先带领学生对于课文进行分析,文章是法布尔所作,文中主要叙述作者和女儿对于蜜蜂做的实验,在蜜蜂身上做标记,最后发现蜜蜂回到家靠的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对此,教师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两人为小组,让学生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以此拓展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法布尔的作品《昆虫记》,来增长学生的见识。《昆虫记》也叫《昆虫物语》和《昆虫世界》,是以描述昆虫为中心,包含蜘蛛、甲虫等昆虫,其中书籍中也掺杂作者的经历和个人情感,在书籍之中洋溢着作者对于昆虫的热爱,对于生命的尊敬和关怀。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重点阅读这一部分来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另外,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收集相关资料,并且做出相应的总结和归纳,方便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记忆。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采用“成语接龙”的模式来检验学生的收集成果,一个学生说一个的游戏模式,以此类推,来不断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课内拓展阅读的指导方式可以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全方面、多层次去阅读和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其中,教师应该对于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优化,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华.小学语文课内扩展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新智慧,2018(21):120-120.
        【2】常晶.论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3):276-276.
        【3】丁琼.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9,000(020):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