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情境教学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可以做到“境在情中,情在心中”,从而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良好的心智模式进行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可以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情,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激情。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应用探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须知,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将课堂教学中的整个环节串联起来,从而可以水到渠成地取得良好的教学收益,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革自身的教学思维,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可以打开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之门,并能够实现让学生进行高效化数学学习的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进行一番研究。
一、创设直观情境,改革教学方式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为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直观情境的创设,以此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提供多种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从而不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以此可以高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不断促进信息化数学教学的发展。
例如,以“真分数和假分数”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微课视频,以此使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教材当中的例题,并引导学生对有关例题进行了分析,使学生自主发现了有关数学规律,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我结合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学生讲述了本节课的有关知识,并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了解答,以此不断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丰富了教材知识的呈现形式,并拓展了教材内容,使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为全面高效。
二、创设生活情境,实现减负增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新要求,那么,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怎样转变自身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思想,并促进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创设生活情境是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快速熟悉教材内容,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业负担,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减负增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此可以将学生的生活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得教材当中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从而不断降低学生掌握教材理论知识的难度。
例如,以“三角形的特性”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让学生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形的实物,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三角形的认识,亲自动手画出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画出的三角形进行了观察,并让学生总结了三角形的定义。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出了一个三角形,并让学生拉了拉摆出的三角形,以此使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最后,我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如自行车、篮球架等等,对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消化,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了教材知识。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快速走进了教材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当中,强化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助力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创设游戏情境,做到寓教于乐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比较懵懂无知,对于教师在课堂当中讲述的知识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消化,而这样的教学现状往往会造成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进行数学学习,总是紧闭心扉,难以让数学教学走进心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一直较多。
鉴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特征进行教学,并要为学生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以此可以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巩固自己掌握的教材知识,从而能够做到寓教于乐。
例如,以“小数乘法”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先结合有关的例题,为学生讲述了小数乘法的计算算理,并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算理,解决了教材当中的一些计算题,以此使学生熟悉了自己掌握的计算算理。然后,我为学生组织了常见的“找朋友”游戏:我先在不同的卡片上写了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计算题,如0.39×5.9;0.078×3.6等等,并在另外的卡片上写了不同计算题的结果,如2.301;0.2808等等。然后,我随机挑选了一名学生代表,让他从写有计算题的卡片中随机抽取了一张卡片,并让他利用本节课学到的计算算理进行了计算。在计算结束之后,这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结果,在写有结果的卡片中找出了与结果一致的卡片。如果这名学生计算无误,直接找出了对应的卡片,我会让另一名学生进行接力,继续进行此次游戏,而如果这名学生没有找出对应的卡片,我会对他进行指导,并让他重新进行计算,直到他找到正确的“朋友”为止。在游戏结束之后,我让学生相互之间总结了自己的表现,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学生的游戏过程,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指导,从而增强了学生进行计算学习的信心。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消除了学生的学习疲劳,并使学生主动进行了计算训练,从而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四、创设互动情境,促进高效教学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互动”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只有师生之间进行高效的互动与交流,才可以让学生真正在课堂当中“动”起来,从而能够让数学教学课堂充满鲜活的生命气息,并能够促进生态课堂的构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以此可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在课堂当中进行表达,并能够改变学生的“听众”地位,让学生成为数学教学课堂的主角,从而不断促进高效数学教学的施教。
例如,以“倍的认识”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我与学生进行了以下互动:我先拍了3下手,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够拍3个3下吗?你们是怎样拍的呢?然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拍手活动,并让学生汇报了让他人明确听出自己拍出3个3下的方法。在上述互动活动结束之后,我为学生引出了本节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教材当中的主题图进行了分析。接着,我让学生说出了自己发现的不同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问题:关于“倍”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呢?之后,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补充,并结合教材当中的具体内容,为学生讲述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最后,我让学生对教材当中的例题进行了探究,并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教材知识,解决了教材当中的例题,以此加深了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设互动情境,使学生掌握了话语权,主动体验了数学教学,从而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数学教学氛围。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是非常适合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它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艺术性,并能够实现让学生进行乐学的目标。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熟读教材内容,并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互动情境等多种高质量的教学情境,以此可以充分将情境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课堂当中,从而可以有效滋养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营养”。
参考文献:
[1]郭玉芬.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 软件:教学,2015(2):240-240.
[2]李洪波. “情境”中激“趣”,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研究[J]. 好家长,2015,000(050):P.56.
[3]刘登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J]. 成功:教育,2017,000(017):P.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