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寇薇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讨论式教学是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讨论式教学是有效开展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讨论式教学不同于“满堂灌”式教学,它着重突出了教师是占据课堂主导地位的,而学生则占据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讨论式教学与小学语文融合的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次数会明显增多,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从课堂氛围、教学效果、学生能力三个方面对讨论式教学与语文的结合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讨论式教学;课堂氛围;表达能力;深化记忆
        语文课作为一门语言课,学好语文,关乎着学生将来的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也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讨论,就是一种表达。在课上开展讨论是对学生思维是否敏捷、语言组织能力是否强大的考验。同时,在课堂上使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也对提升学生各项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讨论式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的应用与影响,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活跃课堂气氛
        在西方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像是亲密的朋友一样,在课堂上可以谈笑风生,课堂氛围轻松舒适。而在中国教育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更像是猫和老鼠一样,课堂上往往都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教师引导着进行学习,课堂氛围较为压抑。这两种教育模式之所以导致课堂氛围的不同,是由于西方课堂上的讨论频率大于中式课堂上的讨论频率。师生开展讨论,可以使学生放下对教师的戒备心理,有助于双方之间进行放松的沟通,学生不再因为畏惧教师而紧张,气氛自然就变得活跃了。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时,在引入新课时,我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主动向学生抛出了一个讨论的问题:“大家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在你喜欢的童话故事里哪个角色更让你印象深刻呢?”学生的回答丰富多样,有的说《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让他印象深刻,有的说《打火匣》里的士兵让他印象深刻。学生在争先恐后的回答时,班内的气氛非常活跃,一些腼腆的学生也敢大声的回答问题了。紧接着,我便引入了新课,在愉悦的气氛中,我带领学生学习王尔德的作品《巨人的花园》。由于童话故事易懂,在交流读后感时,我让小组先进行了讨论,再由小组里派出代表来发言,课上的氛围变得很愉悦。
        二、深化文章印象
        当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只是教师一个人讲授,不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那么除了自觉性高的学生,其他学生大部分对该篇文章的印象是不够深刻的。因为在课堂上他们仅仅是倾听者,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师的交流活动中来。更何况每个人的大脑都有知识遗忘曲线,如果后期没有及时复习,学生很容易忘记这些知识。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忽略了学生,要主动发起讨论,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力集中,当学生亲自参与了课上的讨论环节,思考的过程就深化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印象。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篇课文时,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将全文进行讲解完毕后,我在课堂上开展了一场讨论。我让学生找出文中最打动人心的话,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的发言中都认为第四自然段“在这场灾难中...期待着他的骨髓”是最令人感动的,我又向学生提问:看着第四自然段,故事中的“他”虽然静静的躺在病床上,,但他心里一定不平静,那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想象,也展开了更激烈的谈论。在这番我与学生的沟通中,他们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他”继而说出的内心想法一定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印象更为深刻了。
        三、锻炼表达能力
        讨论式教学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还有一个更显而易见的优点,就是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一段话,需要脑子进行思考,接着从嘴巴里讲出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掌握了不少的汉字,但是表达能力仍需要教师与家长耐心地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发起的讨论题目只是起一个启发作用,学生要在教师的这般引导下自己动脑子进行思考,继而发表出自己的看法。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口语交际时,这节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我教学的班级上女孩子更容易腼腆,她们讲话声音小,课堂互动率并不高,而男孩子虽然课堂互动率高,但没有女生心思细腻,经常会犯一些粗心大意、完全可避免的小错误。针对这些学生,我在备课时就想到让学生自我介绍并不能只是自报姓名那么简单,我要与学生展开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侃侃而谈。在课堂上,当女生进行自我介绍时,我会在她讲完话后询问她有什么兴趣爱好或是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缺点;当男生进行自我介绍时,我会让他讲讲自己的梦想等等。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学生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要进行独立的思考,并用自己学过的词语进行措辞,这个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
        总而言之,讨论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教师不仅作为讨论活动的发起者,还要做好一名评价者,要在学生发言后及时给予学生评价,要注重多鼓励学生,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信,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珣.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5(03)
        [2]王利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