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一直以来都是课改的热点问题。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教师应勇于革新教学模式,及时改进教学行为,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受益,才能够为学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求知、体验与探索的平台。基于此,本文就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导入;直观;合作学习
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仍以传统的“师讲生听”为主,由于教师习惯性地占据主导地位,这便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进而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鉴于此,为使小学语文教学长期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教师就需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当中与学生发展以及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环节进行及时地优化调整,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内在价值与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与生成。
一、注重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一个成功的导入环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前提下,基于学生特点与新课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导入方式,以便为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一个有利前提。
以《景阳冈》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导入环节,我先是利用课件播放了《好汉歌》,并问学生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待学生回答完毕,我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并让几名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简要介绍了这部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在这之后,我引出了课题:“在众多的绿林好汉中,行者武松可谓是‘水浒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在景阳冈上的精彩表现。”如此,通过基于文本内容对导入环节进行灵活设计,不仅激活了课堂教学活力,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直观呈现,引导学生形象感知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的文章多以感性内容为主,既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歌,亦有趣味横生、发人深省的童话、小说,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不仅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甚至还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时,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优化语文教学效果提供了有利契机,教师应善于合理运用这一现代化教育手段来将文本所反映的背景、环境及情景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此来丰富语文教学内涵,引导学生深层感知文本意境及情感。
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先是运用信息技术展现了威尼斯风光,以使学生对这座水上城市的特点进行初步感知。在接下来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我运用信息技术呈现了小艇的样子,并指导学生图文对照,使学生直观体会文章描写之生动形象。之后,我结合船夫的图片,介绍了其服饰特点和相关传统,并播放了有关视频,以引导学生体会船夫驾驶技术之高。最后,我借助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感知了朦胧夜色中的威尼斯。如此,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呈现文本所描绘的背景、环境及情景,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内涵,而且还使学生形象感知了威尼斯独特的异国风情,小艇的构造特点及其同威尼斯的关系。
三、开展合作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价值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不仅是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颠覆与变革,其在发挥学生主体价值、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应只一味注重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还应通过合作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以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价值,有效改善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丁香结》一文时,为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我结合文本内容设置了如下问题,以供学生交流探讨:1.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对丁香展开描写的?她赋予了丁香什么品格?2.课文一至三段共三次写到了丁香,描写的侧重点有何不用?作者这样安排顺序用意何在?3.作者为什么称丁香花为丁香结?在作者心中,丁香花也是哀婉和愁怨吗?谈一谈你对此的理解。4.作者为什么先写“丁香花”,后写“丁香结”?5.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如此,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感受能力,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反映了新课改对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对“高效教学”执着追求的理念,继而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的学科特点出发,不遗余力地探索和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张丹凤.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2):52.
[2]李慧香.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认识和探寻[J].宁夏教育,2016(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