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红楼梦》,林黛玉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多愁善感、赢弱多病、孤傲尖刻,但今年在教学《香菱学诗》一课时,细细品读,感到黛玉这位小姑娘其实真不简单,她的教学方法之巧,教学思想之高,竟与我们时下新课程改革中的很多理念相契合。我觉得,黛玉姑娘如果做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位高明的语文老师,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如果多学学黛玉姑娘,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应该有较大的提高。
首先,黛玉是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才女。“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成为一个教师的基本条件,唯有如此,课堂上才能左右逢源,旁征博引。况且,有自己学习的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指导起学生岂能不得心应手?我一直认为,一个语文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下在于其读书的深度和广度,“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在教学中才可以古今中外地引经据典,才可以滔滔不绝地挥洒自如,课堂才有生成性的精彩,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才能让学生如醉如痴,进入文学的殿堂。
其次,黛玉深知语文学习的奥妙,那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多读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所以她不去喋喋不休地讲解什么作诗的理论、吟诗的技巧,而只是让香菱去熟读几百首古诗,让她在诗句中慢慢地熏,缓缓地染,自会诗香四溢,佳句天成。
现在我们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师生不读书,也没有时间去读书。老师忙于上课、写教案、改作业、开会等等,学生更是忙于无休止的作业和试卷,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和警醒啊!一个不读书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学校是没有文化底蕴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记得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我们的课外知识更丰富,可以陶冶我们的性情,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读一本好书,就像与高尚的人对话。所以我认为,语文老师不需让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那些无用的让人头疼的试卷讲义等等,应让学生多读课外书,这样既能提高作文水平,也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考试成绩也一定不会差的。
黛玉姑娘提倡读经典,多读多思才能提升水平,提高境界。读精典才能“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王维的诗,苏轼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世人称其为“诗佛”;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忧国忧民,沉郁顿挫,被誉为“诗圣”;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这三位诗人,可以说是诗坛上三座高峰,香菱学诗,黛玉建议她去读王维、杜甫、李白等大家的诗,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社会中,不少中学生喜欢吃“文化快餐”,不读精典,教师对此又不作有力的指导,导致作文水平乃至人文思想的退化,我们不少语文教师很热衷于讲、热衷于对教材支离破碎的分析,看一下黛玉姑娘,她给香菱开了一大摞书单,只让香菱去读。当然,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不讲,但讲必须是精要地点拨,是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下进行“启发式教学”,不是架空分析。
必须提倡学生大量阅读经典,课堂上必须有朗朗读书声,学生读有所悟,再加点拨,语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再次,黛玉抓住了作文教学的真谛。黛玉作文教学的理念其实就是曹雪芹大师的理念。黛玉教香菱作诗的过程所体现的理念,很值得研究和借鉴。其一,黛玉姑娘提倡“立意要紧”、“不以词害义”。这是历来有见地的文学大师一贯提倡的。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惟陈言之务去”,白居易提倡“诗歌合为事而作”。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也要提倡学生不要拘泥于形式,要“我手写我心”,写出真情实感。穿靴带帽、无病呻吟,不是好文章;只追求语句华丽,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甚至故弄玄虚,让人不知所云,更是应该杜绝的文章。其二,黛玉姑娘提倡写“放胆文”。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定题目的时候比较多,定了题目老师又指导一番,“如此这般”去写,坏处是学生的思维给束缚住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不要过多地束缚学生,鼓励他们“只管放开胆子去作”,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肯定会大大提高。其三,批语要有针对性。香菱废寝忘食地写出来第一首诗拿来,黛玉看了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皆因你看得诗太少,被他们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只管放开胆子去做。”寥寥数语把香菱的处女诗的优点,缺点及缺点存在的原因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全都说出来。我们做老师的也应该学黛玉,给学生的作文下批语要有指导性,叫学生有所适从。
最后,黛玉深谙为师之道。她热情大度,面对香菱的求教,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欣然为师,不摆谱,不设架,不自谦,除了有着浓厚的功底作支撑外,也看出了黛玉热情助人的一面,这是作为一名老师必不可少的条件;她善于鼓动学生的自信,“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黛玉的寥寥几句,就道出了作诗的真谛,更是消除了香菱对作诗的恐惧和神秘感。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是为师者的大忌,除了让学生头大发晕外,就是消磨掉学习的自信——愚师才把简单的搞复杂呢;她懂得赏识教育,在香菱学诗的过程中,黛玉还不断递给予鼓励,像黛玉道:“你是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话语不多,却大大激发了香菱学诗的积极性;另外黛玉还懂得与香菱讨论研究,方能长进,让香菱畅所欲言,如香菱笑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黛玉笑道:“这话里有了些意思。”这些不正是现在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吗?有了黛玉这样的好老师,再加上香菱的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梦中得八句”新巧有意趣的好诗自是情理之中的事,可以这样讲,香菱的诗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是和黛玉的热情鼓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分不开的。
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向黛玉学习。把语文课堂交给学生,有计划地给学生推介适合他们读的课外书,让学生在课堂课外大量地读书。还要让学生多观察社会多体验感悟生活,多开展一些室外活动。当然要把读书和观察感悟所得记下来,就是多写日记。这才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正途。我们语文老师也要像黛玉一样,静下心来,博览群书,提倡师生共读,打造书香校园,以丰盈的文化底蕴为基础,我们的教学才能运斤如风,我们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挥洒自如,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切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