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德育课堂的构建简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陈超芳
[导读] 现在的社会快速的发展,社会各个地方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摘 要;现在的社会快速的发展,社会各个地方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教育就受到了更高的重视,而且很多人对于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上的,而且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全方面的教育,更加注重立德树人的作用,然而德育是从小时候就需要抓起的,所以小学的语文教育就要更加的好。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课堂;构建策略

        语文课程在小学课程中是相对重要的,它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为什么说语文课程重要呢?因为通过讲解语文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道德素质,全方面的发展学生。我们要利用好语文教学为小学教育提供更好的帮助。
        1 当今社会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状况
        1.1 当今小学语文课程中加入了许多德育教学的课程,所以学校也要让老师更加重视德育教学和立德树人。老师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把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起来,营造一个相对轻松欢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受到思想上的启迪与熏陶。 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也会发生一些意外,影响语文德育的课堂教育,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1.2 语文老师不够重视德育教学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老师都按照课本内容去教学,着重于讲解语文知识要点和文化知识, 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一心只想着提高语文成绩,不重视德育教学全方面培养。老师不重视德育的教学是因为认为德育教学应该是思想品德老师该教的或者由学生父母从小教育,而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分数提高学生升学率。
        1.3 学生对德育教学不感兴趣
        德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语文教学中穿插德育教学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 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加强学生对此课程的喜欢很重要,积极开展多个方法教学,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 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学生不喜欢德育教学,上德育教学的课程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参与其中。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德育教学中讲解的大道理没有用,内心也没有任何的触动,致使教学效果不好。
        2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重新构建小学语文德育课堂
        2.1 转变语文教学观念加强德育课程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不断发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小学教育加入了更多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语文知识教学中加入立德树人的教学内容,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德育观念。因此,在语文课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转变语文教学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核心教育学生。老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用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去教学,提高学生对语文育德教学的兴趣。老师还可以组织德育教学活动去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思想素质。


        2.2 让学生仔细感悟
        在进行教学语文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且感悟课文的情感,让学生们有自己对课文的独到理解,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情感色彩比较重的一段,让学生们先感悟一下其中的情感,然后让学生们自己朗读,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荐让他们上讲台朗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普通话实践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高的掌握课文的感情,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厚的理解。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诗是千古流传的,而且赋有丰富的感情,甚至有的古诗被后人改编成了歌曲,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这类的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感情朗读,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朗读表现做出评价,并且对学生给予鼓励。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前做好课堂准备,为课文选取相应的合适的背景音乐,然后在学生们进行朗读的时候播放出来,这样一来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渲染氛围的效果,也可以让学生这节课的热情更加的高涨。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好的感悟,并且人对于自己感悟出来的东西都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小学生也不例外,所以这就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可以让课堂的质量得到提升。
        2.3 才用德育教学情境用来熏陶学生
        我们知道在语文的教学中有很多课文是赋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而且课文的辞藻也比较华丽,文本也比较优美,但是因为小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还处于比较稚嫩的状态,对于感情没有成熟的体悟,所以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小学生对于很多课文中的情感的体悟不是很好,所以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的改进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添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更好的陶冶学生情操的效果。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悯农》这一篇古诗的时候可以在课堂前找好相应的视频故事,可以是表现出农民在种菜时候的艰辛的视频,也可以选取一些贫困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的视频,然后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利用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播放这些事先准备好的视频,因为视觉上的感悟往往会让人觉得更加的深刻,所以学生们在观看这些视频的时候就会更好的体悟到农民伯伯的艰辛和事物的来之不易,也能够让学生们的同情心得到更好的培养,更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会节约粮食,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对这篇古诗进行理解。
        结束语
        总之,要根据立德树人的理念来进行更好的小学语文教学,就需要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和负责任的态度,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对小学生的情感道德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们不管是在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都能够从小就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龚正奎.立德树人,共同促进小学语文德育发展[J].新课程(上旬),2018(6):241.
        [2] 吴丹花.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13.
        [3]刘红.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学周刊,2018.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