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戴曼华
[导读] 语文的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脚踏实地
        摘要:语文的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积累素材,积累文学的素养,在逐步摸索中找到学习的方法,培养语文学习的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踏进人生征程的第一步,他们需要在这一步的过程中为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其实就相当于盖楼一个地基的作用,这一步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总体而言课堂氛围是比较轻松愉悦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只是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培养的是在学习中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自学能力;预习任务;自主思考;整理错题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一种求知欲,以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使自学成为一种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教师需要根据新的要求来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学习到课本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课上教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探究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布置预习任务
        一定的预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课文的大概内容,这样对于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的问题能做到心中自有沟壑,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上课的负担。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在逐步探索中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更加的高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在课堂上无法做到每时每刻的专心,预习任务的布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布置预习的任务不需要太多,适宜就好,这样学生在完成预习任务时,也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授《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且思考父亲、树林和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仔细思考文章的脉络结构后完成课后的思考问题,在课上会随机提问学生。教师为学生布置一定量的预习任务,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己去思考,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仔细的阅读与思考,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在一点一点的小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鼓励自主思考
        在语文的学习中,重要的不是寻求题目的答案,而是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思考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不能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是“嗟来之食”,长此以往,学生会不自主的想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不是通往问题答案的思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这一点,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自主思考的重要性,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例如,在教授《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时,在上课前我会询问学生,你们认为什么是大自然的声音,鼓励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在思考完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开始课堂的学习,学生会带着一种好奇心还学习与思考课文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教师教授知识不只是局限于课堂上,课下也要时刻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这不仅对学生字语文上的学习有帮助,对于其它学科而言也是大有益处的。
        三、整理归纳错题
        语文的学习虽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但是也要讲究方式和方法,需要灵活地掌握知识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是比较健忘的,他们对于已经做过的题在当下或者可以说短时间内能够记得,但是以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在较长的时间轴内,他们几乎会忘记曾经做过的试题。再者而言,题目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题型才是一般不会改变的,每道题都有其特定的答题规律,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的做题习惯或者可以说是答题的技巧。
        例如,在教授《饮湖上初晴后雨》这篇古诗时,我会让学生在学习完古诗后,练习相关的题目。而古诗的翻译或者意境的描述都有一定的套路,学生在总结整理错题的基础上,更容易产生一种语文学习上的共鸣,帮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更加的如虎添翼。因此,学生只有在整理归纳错题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发现试题的答题技巧。错题的整理还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的反思,这也是自学能力培养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总而言之,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之后的人生之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师能够在语文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教师应当熟练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学能力。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也要在语文课堂上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自学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将其利用好,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加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邵磊.小学语文自学能力与教学效率的相关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
        [2]袁晓蓉.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