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时间以来,在口语交际这一块,语文教学保持着空白。笔者任小学语文教师多年,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高段教学,探究了“即兴发言”这一口语交际。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即兴发言
如何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并和人进行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我们需要将口语交际教学重视起来,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下仅以以部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的“即兴发言”这一口语交际活动为例,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即兴发言”交际主题的认识
1.“即兴发言”与演讲
部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是基于生活中的某些场合,在短时间内打好腹稿,想清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重点说什么,尽快地组织语言,有条理地把意思表达明白。它的交际场景一般是学生生活化的状态。
而六年级上册的“演讲”口语交际活动,更侧重在学生有充分准备地表达。它要求学生根据演讲的内容,拟定题目,写好演讲稿,并且对表达的过程有明确的要求“演讲时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二者一对比,可以发现“演讲”是“即兴发言”的基础。其“有条理地表达个人观点”,即是“即兴发言”的语言组织基础。虽然我们在“即兴发言”时不需要像“演讲”那样有过于夸张的体态表达,但其共同的是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和对象”。
2.“即兴发言”与“即兴演讲”
“即兴发言”与“即兴演讲”虽然都是不凭借文稿来表达的口语活动,但在要求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即兴演讲”,是在特定的情境和主体的诱发下,自发或被要求立即进行的当众说话,它对发言者的自身素养有一定的要求,包括要有丰富的学识积淀、思想深度、表达技巧、应变能力和材料快速整合的能力等。因此,“即兴演讲”对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并不适合,它的难度系数远远高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水平,也正是因此“即兴演讲”在统编教科书的整个学习阶段都未编排在内,而在六年级下册编排了相对难度系数较低些的“即兴发言”。
二、对“即兴发言”交际语境的创设
1.虚拟交际场景的创设
口语交际活动的一大特点,就是“交际性”。
无论是独白类的“讲民间故事”“我是小小讲解员”等活动,还是对话类的“我们都来演一演”“制定班级公约”等活动,它们都需要有面对面的交际场景,便于一方根据另一方(或多方)的反应作出相关的反应。这个双向互动的前提,就是要有一个合适的交际场景。我们在课堂中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往往离生活中的交际场景很远,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虚拟出相关的交际场景。而虚拟交际场景的创设方式,不能仅仅依靠课本中文字的描述,如“即兴发言”口语交际的场景,仅像书本中这样文字表述“学校作文比赛获奖,老师临时让你发表获奖感言”,是无法让学生代入这个情境中的,他所能“发表的即兴感言”只能是像日常课堂学习中那样的“回答”方式。但“回答问题”并不是“即兴发言”。因此,我们要提供“当时的场合”、“众人的反应”、“教师的主持”,简言之,就是交际场景的前半段情景再现。而像情境表演、视频再现等方式,都可以把这个虚拟交际场景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2.板块学习间的情境借鉴
口语交际的情境不仅仅可以是虚拟的,还可以来源于真实的场景。我们要充分打通阅读、习作、快乐读书吧与口语交际之间的途径,将口语交际的天地扩大到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而不仅仅是课内的一课时中。像“即兴发言”这个口语交际主题,可以延续在本单元的习作板块“心愿”中,里面的很多场景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都可以即时地开展“即兴发言”,如“奶奶生病了”“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等。这种有实质性交流话题的交际,避免了我们过多地纠缠于形式,“空对空”地谈方法。
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1.内外兼修,形成习惯
交际的话题来自于生活,更要回归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口语交际本领,积极主动地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践,用“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这句话来形容口语交际活动的延续,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特别是本次的交际主题“即兴发言”,更是在生活中随时可遇。比如,去医院探望病人;妈妈过节日时,给妈妈送上祝福语……
2.整体带动,提升素质
崔峦老师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实际上,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的“表达”“倾听”“讨论”能力的形成,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成长都是受益无穷的。以“即兴发言”口语交际活动为例,学生一旦真正具备了即兴发言的能力,那么对他学会与人相处来说又进了一步;而从他这身的气质素养来看,更将是提到隐形地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这就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认清现实,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现口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景刚.探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J].学周刊,2014,(6).
[2]马丽云.初探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学周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