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一门欣赏类课程,美术课在小学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对美的直观认识,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心中设立一个标杆。本文就是针对小学美术课的作业指导问题提出了几项方针用来提高效率,其中包括了营造高效学习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引领学生、分析典型案例。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作业指导;有效策略
引言:作业环节一直一来都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堂也不例外,学生通过作业环节能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显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作业环节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由于美术课不是主要的文化课程,所以受到了轻视,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的讲解过后,在作业环节教师就不在重视了。或者出现教师直接放弃布置家庭作业的现象。这会直接导致美术课堂的效率降低,那么如何才能让教师有效的利用家庭作业这个环节来提高美术课的效率呢?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
一、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
(一)要保证作业时间
在目前的小学教学当中,文化课的作业占据了学生课后的时间,所以美术课堂的作业基本是在课上完成,那么如何保证课上的作业时间能够高效率呢?首先,教师要会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在保证正常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在课上留下充足的时间供学生们进行作业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讲解时能够做到语言精炼,教学目标明确,将课堂的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全部以教学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
(二)趣味作业
美术课本身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的一门学科,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并完成课堂练习。学生尽可能的享受这个过程,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进来,以积极的态度来制定一个小目标并完成它。比如在《我设计的服装》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们带来一次体验感强烈的课堂作业环节,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些设计精美的服装图片,通过鲜艳的色彩和多种样式的服装对比来给学生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然后教师在进行基本的简单的设计讲解之后,给学生们留出时间完成作业。作业的内容可以是让学生画出一份心目中最好看的衣服,或者教师可以给学生住准备一些材料,让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做一件迷你的小衣服。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里也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就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效率和作业效率。
二、多方面多层次引领学生
(一)顾全所有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班级学生的上课状态和作业完成情况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责任。美术课布置的作业通常完成所需要的时间比较久,而且作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这就更加需要教师及时的关注学生的动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进行创作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使用的材料是否都齐全,针对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需要额外关注一下他们是否有存在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应当确保全体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课堂任务。
(二)分层次进阶
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受到家庭因素、自身因素等影响,有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有些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弱。教师要根据每个班级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家庭作业的要求方面也要不同,就比如教师在讲解《抽象的雕塑》这一章时,教师让学生们鉴赏几张雕像之后布置课堂作业。教师可以让班级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一些抽象的雕塑进行深度的分析,比如,这个雕塑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作业创作的这个雕塑。而教师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需要确保他们理解当堂课的基本内容就可以,就像他们要学会如何去看一个雕塑,怎么样去欣赏它。如果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教师要耐心的进行二次讲解。
三、分析典型案例
(一)正面教材指引
美术教师在布置一项课堂作业之前,可以引用一些经典的作品让学生先欣赏,然后教师再针对准备的任务进行标准的示范。学生通过欣赏著名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开拓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创作灵感能够被激发出来。其次,教师的标准示范至关重要,因为小学生 动手能力比较差,需要教师进行一个规范的指导才能保证作业高质量的完成。例如,在学画松树这一章中,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展示宋钰的松树化作,让学生欣赏一下名家制作,同时教师做出示范,给学生讲解一下画松树需要注意的基本要领,再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这样一来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反面教材为例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可以从很多失败的教训上得到经验。美术课是一个自由度很高的课程,但这并不代表美术课没有教学要求。由于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思维方式都不同,所以学生们完成的作业都是各具特色的,但是会有一些学生由于理解的偏差导致他们偏离了教师的作业要求,成为了反面的教材,教师万万不能忽视这些反面教材或者一味的批评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利用好学生做出的反面教材进行一次思维的开拓。美术的创作是没有对错的,评判学生对错的只有教师,如果当学生偏离了教师原本设定的教学要求时,教师可以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启发,然后再给学生纠正当堂课的任务偏差。比如,在《微观世界》这一章中,教师的课堂本意是让学生描绘微小的动物,比如蚂蚁、瓢虫等,可有一个学生在描绘一直长颈鹿,这时教师不要着急批评学生,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引领学生,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是不是,你在描绘一个巨人王国呀,在巨人王国里,长颈鹿都属于最小的动物啦”。学生在教师这种指引下,会拓展自己的思维,让创作灵感更加丰富,同时,学生也能够及时发现可能是自己的思路有问题,做出更正。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不仅不会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还会让他们更加专注的投入进课堂当中。
结束语:
小学美术课堂的作业练习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不能忽视这一部分,只要教师充分的利用这一部分,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更加高,同时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作业练习,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美术课上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媛媛. 探究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分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邱梦迪. 小学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实践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杨萍. 小学美术课堂开展趣味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8(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