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发挥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班主任可以说是除了父母外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和孩子日常沟通最多的人。班主任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导向人物,与学生的沟通和日常对班级的管理将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本文深入分析了沟通艺术对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同时针对目前班主任难以灵活运用沟通艺术的现状提出建议,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同孩子交流,创造出积极的班级氛围,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
关键词:沟通艺术;班主任;小学班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基础教育对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开端和基石,为社会各阶层所密切关注。就我国教育现状分析,沟通艺术未完全应用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实践之中,师生之间常因交流不当而产生隔阂。对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重视沟通艺术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沟通艺术的实践与探索,以便与孩子建立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1 班主任实施沟通艺术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人类一生中的关键成长阶段,在此阶段,孩子们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对世界了解不全面,还未形成完全价值观念,行为举止偏于幼稚的同时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与可塑性,容易模仿成年人的一举一动,这就需要班主任重视与学生之间信息的交互,正确运用沟通艺术同孩子们进行交流,为孩子们带来向善的引导。
1.1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思维方式、对世界认知能力的不同决定了孩子与成年人习惯使用的沟通方式不同。如果不使用任何沟通艺术、一味站在大人立场上同孩子交流,会使孩子在心理上难以理解和接受,进而对班主任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向好发展。班主任运用沟通艺术与孩子交流,则可以看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使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从而建立亦师亦友的良性师生关系。在理解孩子思维与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1.2有利于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消弭潜在矛盾。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教师运用沟通艺术与学生及时交流,可以使沟通达到更好的效果。随着年纪的逐渐增长,孩子也渐渐有了自己的主意。他们的一些小心思不愿意主动同家长或老师分享。如果师生双方不进行沟通,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心理,会造成与学生信息的脱节,不能掌握学生心灵动态,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师生、亲子之间的矛盾,甚至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远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班主任与学生及时沟通可以有效降低矛盾发生的可能性,疏通双方障碍并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帮助孩子打开心扉。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彼此之间积极沟通、相互理解,使孩子们形成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打造更好地班级氛围。
1.3帮助教师发现学生闪光点,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沟通可以使双方更加了解彼此,有助于老师发现每个孩子的特殊性和优点,从而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做到对症下药,帮助每个孩子打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在发现学生特长后也可将其告知孩子家长,将学校与家庭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孩子成长。同时,在交流中,孩子可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与关怀,从而提高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身潜能,最终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和德智体全面发展。
2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运用沟通艺术的实践方法。
2.1平等沟通,让孩子认为自己被尊重、被重视。
很多时候,沟通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沟通双方的地位不平等,不能相互理解尊重。而沟通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双方应站在同样的角度进行交流。在沟通时教师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满足孩子合理的心理要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怀和尊重,从而愿意主动打开心扉,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意见。班主任在沟通时切不可过于强势,使孩子感到压力,这会导致孩子害怕交流、排斥交流,进而排斥教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2.2教师应全面提升自己个人修养与道德素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起到了向导的作用,其言行举止极易被学生模仿。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于学生的教育也是身教重于言教,若想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班主任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表率。具有良好师德的班主任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可以使他们直观感受到教师沟通的诚意,使他们乐于与班主任交流,他们也会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并模仿班主任的沟通能力。教师在全方位提升时会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个人魅力,从而使孩子从内心接受教师并向往与教师进行交流,使沟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熟练运用非语言性表达,加强孩子对沟通整体感知。
成功的沟通依靠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艺术,还有众多非语言表达的因素。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注重细节,恰到好处地利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口吻语气等非语言性表达,拉进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强自身亲切感。同时,教师需要紧跟孩子思路,对孩子所讲述的内容及时做出肯定与回应,例如,在沟通时面带微笑,直视孩子的双眼,这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在被鼓励,从而增强与教师交流的信心。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要学会聆听孩子想法,通过专注地倾听把握沟通信息,由此窥探出学生部分内心世界,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并达成沟通的最大效果。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纪尚小,看待世界比较幼稚,就像一张白纸,没有明确的善恶观,此时他们的一切都期待被挖掘。教师需要在家长从旁协助下与孩子积极沟通并实现自身对孩子的指引作用。班主任将沟通艺术应用与于班级管理的实践,在培养学生个人特长、营造良好师生关系方面十分有效,可以在显著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池景春.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及沟通方法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97):186.
[2]李丹丹.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才智,2015,(27):8-9,11.
[3]杨秀英.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上旬,2015,(1):196-196.
[4]赵霞.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及沟通方法的运用[J].语文课内外,2019,(2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