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年级管理委员会”作用,提升学校内部管理效率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郭泽飏
[导读] “年级管理委员会”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基层单位,有效缩小了管理跨度,统一了管理对象
        内容摘要:
        “年级管理委员会”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基层单位,有效缩小了管理跨度,统一了管理对象,提高了管理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增进了学校内部管理的效率。“年级管理委员会”作为年级管理执行机构,能直接处理年级事务,使措施更得当,管理更到位,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年级管理委员会  内部管理  实效性
        随着学校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管理难度日益增大,单靠教务处、政教处和总务处等学校内设机构的直接管理,难免偏于粗放,致使管理中的一些措施与各年级的具体实际产生偏差。怎样提升学校年级管理水平,带领年级师生们走出一条适合年级管理的路子,这是当前学校管理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年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梳理,力求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年级管理思路和策略。
        一、有利于深化学校的制度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年级管理委员会”是一个小集体,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约束每个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年级管理委员会”管理制度,管理好本组教师的思想和工作。“年级管理委员会”可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细化各项制度,使各项制度科学化、具体化、人性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我们实行“年级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年级管理委员会”会议,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及时反馈一些倾向性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包括指导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锤练。我们建立 “教师值周制”、“年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值日制” 和“信息反馈制”。这些制度的实施,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年级学生和教师情况,另一方面,学校的有关制度、要求和精神能及时传达和落实到老师和学生,同时教师、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想法也能及时反馈给学校,以便学校及时处理和解决。
        二、有利于增强年级教师的凝聚力
        “年级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不是决策,而是管理、落实和执行。在年级管理中,激励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校是一个“人—人”系统,工作的绩效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其中人的积极性又是关键之中的关键,通过激励可以使他们安心教育事业,使每个成员发挥其才能,激发其潜能;通过激励可以使“年级管理委员会”充满活力,使教师革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年级管理委员会”事务中,重视广泛征询老师的意见,使每位老师成为“年级管理委员会”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尊重每一位教师,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鼓励老师自我突破,让每个人都有成功愉悦的体验和感受,是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的源动力。
        在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师个体间的差异,对同一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存有不同的感受,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是正常的。应当允许每个人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有自己的思维空间。人心中有不平之事,应允许其有节制地渲泄释放,因为急剧增长的、勃发的不良情绪状态最伤身体。年级管理者可以对老师的一些牢骚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违法乱纪,在当事人情绪激烈时应该用冷处理的方法,这样会受到较好的效果。但是组长的工作步调应该是一致的,而保持一致就需要沟通。在沟通中反省自己,换位思考,求同存异,真情互勉,在沟通中,我们从最初就事论事,渐渐谈到了学习工作体会,探讨工作艺术,也谈思想,谈人生,谈生活,谈追求。对组里发生的问题常常利用下班后商量,当天问题不过夜。对突发事件事前来不及商量,事后也要互相通报。彼此的团结,默契有助于各自工作能力的提高,加深了友谊,产生了很强的凝聚力,换来了全体组员的向心力,使“年级管理委员会”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但能让老师诉说心里话也不是一件易事,它要求有心与心的碰撞,而组内教师之间必须以坦诚为基础。

如:组内的老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了,生活上有不愉快了,大家都可以在谈心中交流、沟通,解开心中的淤滞。当得知组内教师青年老师结婚生子及老师或亲属生病住院、谁家有红白喜事时,组室成员都能前去探望与慰问,在送去了温暖和友情的同时,建立了信任的基础。因此,关心每一位组室成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疾苦,就会使大家一起工作心情舒畅,无形中产生了极强的凝聚力。
        三、有利于推进家校联系信息化建设,实现家校无缝对接
        当前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带给中小学校一个全新的德育工作的环境,也为年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使得信息化成为年级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为发展最快、交通最直接、受众最广的现代通讯手段,所以,年级管理委员会要求各班级建立“家校微信群”,尝试采用微信的方式,开展家校合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发布年级常规管理各类信息,提高年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以往学校发布各种通知,经常是通过学生间接向家长传达,结果经常出现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年级管理委员会采用微信群发布学校通知公告、班级通知、 作业发布、作业查询、 学生佳作、 考勤管理等消息后,这一现象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家长们反映良好,大多数能正确理解学校意图,并及时按要求完成工作,班主任工作变得又主动又准确。
        (二)、发挥微信的“点对点”通讯功能,强化对学生的个别教育
        年级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微信的“点对点”通讯功能,强化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强化家校合作,取得极为明显的效果。
        初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发育已发生分化,各种行为差参不一,每天小打小闹不断,一旦处理不好,小矛盾会变成大矛盾,进而爆发较为重大的学生冲突;班中的小问题会变成大问题,一个好的班级可能变成一个乱班。对此,班主任在班级委员会的直接指导下,充分发挥微信点对点功能,把个别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及时在微信中告知家长,必要在微信中开展协商,使家长及时了解子女在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减少的误会,消弥了家庭之间的不稳定因素,让家长主动配合班主任教育自己的子女,及时化解矛盾,使班级的氛围越来越稳定,各类冲突比以往大幅度减少。
        (三)、发布年级专题教育信息,提高年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传统的年级专题教育,主要是通过年级统一教育来开展,家庭方面有所欠缺,家长也无法教给子女专题教育的知识,给学校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困扰。但是,年级专题教育是时时刻刻都必须开展的,时效性是很强的,而微信正好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直观性,正好克服传统手段的不足,在各项专题教育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正面作用。
        例如,我们利用微信群进行防范雷击专题教育。沿海地区,当天气开始转得炎热,经常发生打雷现象,在家中、在野外,如何有效避免雷击?我们知道,雷雨时尽量避免或减少野外活动,路遇雷雨不要往高处走,迅速寻找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或低洼处躲避;不要携带雨伞等金属物,应双脚并拢抱头蹲下,以防止跨步电压的伤害和有效减少被闪电击的概率。每当到了雷雨多发季节,年级每周至少一次在微信群中发布上述常识,对学生、对家长都进行教育,有效避免了雷击事件的发生。
        我们依托微信开展的多项专题教育,主要内容有:书香校园教育、交通安全伴我行教育、饮食卫生安全教育、传染病防治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教育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成立“年级管理委员会”,直接处理年级事务,可以使措施更得当,管理更到位,效果更明显。“年级管理委员会”可以有效缩小了管理跨度,统一管理对象,提高了管理措施的针对性,从而增进了学校内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重视安全教育,提高中学生生命意识-斗门教育网-德育
http://dy.dmjy.net/Item/411.aspx
        [2]王秀英,刘国峰:贯彻立德树人思想,强化中学班主任师德管理工作,《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3(z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