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刘小龙
[导读] 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深化实施背景下的重要要求。

吉林省桦甸市第八中学  刘小龙 132400

摘要: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深化实施背景下的重要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该从教学手段上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此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因此,本文将结合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简单来说,物理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物理课程中获取的,对于个体的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重要意义的品质与能力。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已经逐渐成为引领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重视核心素养对于突显学科价值的重要作用,对物理核心素养进行更加准确的解读,并以此为基础对物理教学策略进行改进。这样一来,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认知基础,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构建解决问题情境
        在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能否借助物理知识和方法合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组织高中物理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物理问题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通常来讲,物理问题可以是课堂中生成的,也可以源自于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之后,可以组织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展开探索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并感受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二、基于生活化的物理体验性教学
        物理不仅是将实验作为基础的一门自然学科,而且还是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实验作为对物理学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相关实验活动的开展也是物理教学中的常见行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瓶瓶罐罐进行巧妙利用,制作成简单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性体验。例如,在对电磁波的概念开展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自主完成。第一,对电磁波的存在进行验证。教师让学生用手机打电话,并在学生的旁边放台收音机,收音机就会发出嗡嗡的响声,这就是收音机受到手机电磁波的影响[3]。同时,教师也可以将课内的物理实验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制作无线话筒,然后将家中的收音机调至话筒声音能够接收的频率范围,然后让学生站在较远的距离用无线话筒讲话,家中的父母就能够由收音机听见学生的声音,这也能证明电磁波是存在的。第二,电磁屏蔽。物理教师让学生将手机放到金属盒当中,再给手机拨打电话,就会发现手机无法接收到信号,或者是让学生在电梯内尝试着接听电话,就会发现信号相对较弱,甚至无法接收到信号。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物理实验,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构建物理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积极收集反馈,完善精准教学
        有了大数据的分析和帮助,教师可以将学生半个学期、一个学期甚至几个学期的练习、考试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找出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课堂的讲解和课后的类题演练来进行有效的复习和巩固。对于少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导师制等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让学生巩固和提高,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布置个性化错题集和类题演练作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进行高效复习,教师也可以达到精准教学的目的。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中物理精准教学,教师不仅需要灵活地运用大数据探究知识点的教学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还需要运用大数据收集统计学生以及其他教师对精准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高中物理精准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将自己所教授班级的整体成绩进行统计,与之前精准教学未开展时学生的总体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学生学习的数据,观察学生是否得到了进步。教师也可以邀请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到自己的课堂上听课,收集听课教师的建议,整理教学反馈,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四、追求多维互动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强调在最大限度上优化教学活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促进教学要素之间实现多维互动,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采用以下几种关键策略。第一,目标引领。要将物理核心素养合理地渗透和体现于教学目标当中,并使其更加具体、明确,从而对教学方向进行引领;第二,问题导学。围绕物理核心素养概念,尽可能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原始物理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第三,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提出更加符合学生认知基础的学习任务;第四,注重生成。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学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发挥其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发展的积极作用;第五,跟进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多元化和发展性的评价,以此来引导学生科学思维、物理观念、探究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共同发展。
        结语:总结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因此,在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及时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养成。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地探索大数据背景下高中物理精准教学的开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精准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1):5.
[2]张士军.浅谈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9):23.
[3]朱健.体验学习圈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J]. 湖南中学物理 ,2016,31(01):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