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备课的探讨思路构建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齐金艳
[导读] 所有成功的课程都需要提前进行备课。

包钢二十小学  齐金艳 

摘要:所有成功的课程都需要提前进行备课。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备课是教学的起点。通过进行一定的备课,能对整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筹划,从而更好的围绕教材内容来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总体效率。为此,笔者针对小学语文备课的探讨思路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备课;对策;分析
        前言:语文教学应该具有人文性、创新性,从单一化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限制于教材中,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并且搜集整理需要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布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在练习和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备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注意一些问题。不能进行简单的照搬,也不能千头万绪,必须进行平衡。同时也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研究,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备课方案。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设计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不能过于分散。问题也要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而且教师也要因文而异,采取有针对的对策,丰富语文教学中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1]。
        二、小学语文备课的探讨思路
        (一)采用导入的方法和技巧
        在备课中,教师要采用导入的方法和技巧,选择合适的角度切入进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在三年级课文《司马光》的备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导入相关的PPT,让学生欣赏PPT图片时询问他们:“如果你的小伙伴不小心掉入了有水的缸里,你会采取什么办法救出他?”在发挥学生创造精神的同时,导入这一课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司马光就想出了很好的办法,救出了小伙伴,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入课文内容。再比如,在对四年级课文《鸟的天堂》进行备课时,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关于“百鸟朝凤”的音乐,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从而更好的导入课文内容。
        (二)引发学生的质疑
        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也要设置一些疑问课题,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备课的内容要尽量鲜明简洁、引人入胜,从而展现出课文的内容。比如在一年级课文《怀素写字》的备课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品读,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1.怀素是谁?2.他为什么要写字,他是干什么的?3.他的字有什么特点?”促使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阅读。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其中一些较难的句子进行记忆、理解。再比如,在一年级课文《江南》的备课中,可以提前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其中的疑难点,比如“可采莲”、“何田田”等词语的含义,促使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同时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对较难的句子和词语进行通读[2]。



        (三)注重备课内容的疏密程度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注重备课内容的疏密程度。比如对于教学中不是很重要,而且容易理解的内容,要尽量让学生自学,这是“疏”。但对于课堂中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则要进行引导和讲解,而且突出关键部分,让学生重点进行学习。比如在四年级课文《搭石》的备课中,教师要注意“疏”、“密”的结合。询问学生:“搭石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作者说‘紧走搭石慢过桥’?”让学生自行阅读几遍,找到问题的答案,掌握课文内容,这是备课中的“疏”。对于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则是促使学生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发现乡亲们的善良和友好,这是备课中的“密”。所以教师要注重备课内容的疏密程度,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也要合理设计备课内容,促使学生掌握课文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对四年级课文《中彩那天》进行备课时,其中的神态、动作描写非常重要。教师要先让学生对整篇课文进行熟读,指导学生对课文的表达进行领悟,理解课文的内涵。比如针对其中的“擦”字进行体会,询问学生其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以及在擦K字的过程中,父亲有怎样的表情和心理活动?这样的备课设计,能展现出课文的含义,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最后教师再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人物描写,写一段关于人物的神情和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综合素养。
        (五)往课外方向拓展
        同时,教师也要对备课的内容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展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语文也属于一门人文性学科,不能拘泥于教材中,所以需要在备课时便进行延伸,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三年级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其中描述了美丽的北国风光。但很多学生没有去过大兴安岭,为了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感知,教师让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怀。或者在对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进行备课时,教师可设置让学生自由探讨的环节,讨论关于圆明园的毁灭原因。从而促使学生感知到英法联军的罪行,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怀[3]。
        三、总结与体会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也不再适用。在进行研究后发现,之所以教学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认真备课,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的开展教学,上课时也不注重节奏和内容。所以提前备课非常重要,教师要注重备课理念,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丽清.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整体设计备课指导[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56-257.
[2]谢静.紧抓课后习题  切入备课要点——围绕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有效运用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139.
[3]赵建龙,于海东.对小学语文备课一些认识[J].中国新通信,2018,20(04):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