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7月下   作者:施春芳
[导读] 在推动教学改革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为了培养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许多老师以核心素养为重点,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将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融入学科教学环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稽山小学  施春芳

摘要:在推动教学改革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关注,为了培养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许多老师以核心素养为重点,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和方向,将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融入学科教学环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实现良性成长及发展。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依托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一、引言
        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较明显。为了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一些卓有远见的老师将教学策略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优化相结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保驾护航,让学生在掌握基础语文知识的前提下,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实现综合成长及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老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原则,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够在第一时间挖掘学生的潜能,保障学生集中注意力并高效达成学习任务。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热情和兴趣的指导下自主参与语文学习活动,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和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顺利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比如在学习《曹聪称象》时,老师可以先问学生:大家知道有哪些工具可以称重量吗?如果要你称一头大象,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面面相觑,感觉很疑惑。老师就是抓住学生的疑惑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引入课文,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另外,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问学生:大家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吗?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习积极性较足,在学习兴趣的支配下,学生就能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动。
        三、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老师是一个较大的考验,语文老师需要关注不同教学方法的实践策略和效果,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领悟、自主实践,提升学习能力及水平。
        因此,在语文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习效果的事半功倍。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并非指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老师需要注重全面分析和客观判断,在灵活应用和有机组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价值和意义。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时,很多小学生在幼儿阶段就对这个故事比较熟悉了,如果直接简单进入课文就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先播放经典的朗诵视频和小短片,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重新产生学习兴趣,在一个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下主动阅读课文,深入课文。
        四、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小学语文十分关注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老师也需要着眼于这一学科教学的大方向,以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为基础,培养核心素养为重点,以此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夯实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强化实践活动最为关键,语文老师需要将这两大教学环节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发现个人的闪光点以及不足之处,利用所学习的语文知识实现顺畅的表达及交流,与他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学习《我多想去看看》这篇课文后,教师引导孩子们用“我多想……”说一说自己的愿望。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很是活跃。再比如在学习《“贝”的故事》时,老师可以以学生识字能力和语用能力的提升为依据,让学生说出“贝字旁”的汉字,然后适当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汉字的意义,通过循序渐进的形式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意识到“贝”与钱财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五、创新学科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前者更为宏观,属于战略层面,因此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在创新学科教学模式时,老师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细节要素,关注学生在阅读与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将课文内容的理解,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语文知识的传授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改变个人传统的认知,意识到语文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及作用,在学习《传统节日》时,老师应该尽量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直接引出典型的传统节日,而是通过展示图片展示、视频介绍等形式创新语文教学模式,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说出图片代表的传统节日和过节风俗,进而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关键,语文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融入课堂环节,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及水平,摆脱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桎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秋云.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6):42-42.
[2]陆治慎.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 中外交流, 2018, 000(017):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