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梁小青
[导读]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我们的最终追求

         摘 要: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我们的最终追求。近年来,不论是社会国家还是学校都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学越来越重视,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制精神和科学素养。初中阶段,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非常关键。它关系到未来学生学习、思考习惯的养成。本文便着重讨论科学精神对学生的作用及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科学精神;培养
        
         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对于自身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为当你具备了这种精神,在未来无论是对问题的分析、思考和处理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识和见解。科学精神所涉及到学生的自我思考、意识和方法等等,这些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传统教育意识的影响,我们所追求的主要为知识上的学习,因而忽略了学生精神上的培养。相同,长期以来我们能着重知识的传授,对于道德和法治上的教育有所缺乏,这并不利于学生科学精神及素养的养成。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只会有益无害,所以,教师和学校应加强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
         1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涵
          道德和法治教学就是指教师根据如今现在的社会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进行熏陶和引导,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才的教学过程。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形成是我们社会的风气形成的基础,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其道德和法制观念形成的粘合剂。因为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将是其一生无价的精神财富。所以,要求教师在道德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们可以发现在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中,道德和法治教育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渐增加。教育者开始意识到初中阶段对学生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此时正是学生道德意识、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及人格形成的初始时期。虽然当前,学校逐渐加强了对学生道德和法治的教育,但是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还是有所缺乏。比如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思政课,体育课,音乐课经常会被语数外这种重点学科所占课;或者,还有很多学校并没有设置道德法治的相关课程;再或者,在一些设置了相关道德法治的思政课的学校呈现一些现状主要是教师主要是按照课本或者学校提供的教材进行讲解。教师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多的注重学生知识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精神上和意识上的培养,这样就不能达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培养的目的。这些对于一些课程只做表面教学不仅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水平,也不利于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科学精神的养成。
         3 对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优势之处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往往会面临着相对比较大的学习压力。不论从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给学生灌输的意识都是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要,中考要考到的科目比较重要。因此就忽略了在道德和法治上的教育,相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就有所欠缺。然而,一个学生如果具备了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生活,工作或者学习等方方面面都会奠定良好的好的基础。因为在科学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会涉及到学生思考能力、发散思维上的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锻炼,实证研究能力上的培养等等。所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不容小觑。一旦学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思维和意识,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便会游刃有余地将这些能力应用于其中,并且散发出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形成的科学精神会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上能力的养成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4 在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
         4.1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适宜的课程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不论哪种学科都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去设计适宜的课程。道德和法制课程如果单靠教师的死板讲解,则会让学生倍感无趣,不久就会失去兴趣,学习效率自然就比较低。但是如果在课程中加入丰富的、有目的性的、有趣的活动则不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融入其中,会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则应运而生。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发育的阶段,无论从心智还是人格的方面来说,都是形成的关键期。所以教师更应该把握这个时机,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去设计课程,无论何时这都是我们教育教学中要遵循的一个准则。例如,班级中活泼的孩子占大多数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设计一些可以展现其特长的活动,但是要提醒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也不是盲目的,而是自己要探究出其中的道理。
         4.2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
         经查阅资料发现,很多老师并不是专业的研究道德法治课程的教师,一大部分教师都是因为学校或社会的要求而设置这个课程后被临时任命的,因此在专业性上则有所缺乏。这就要求这些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认真斟酌教材、设计活动。只有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才能在课堂上应对各种状况。只有上课的内容和活动让学生有继续听下去的想法,才能不断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就像高楼大厦的地基,只有拥有良好的施工的基础,才能不断向上搭建,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多多观摩一些实时课堂,不断吸取别人的经验,并将其运用、糅合于自己的教学中。还可以多参与一些交流会,和更多优秀的教师交流探讨教学的方法。
         4.3 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
         课堂活动是上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活动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缓解课堂氛围。所以说,课堂活动也是教师必须研究的一部分。在我们的道德法治教学中,我们便可以研发多种活动,比如说模拟某一个社会现象,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组合表演等等。像这种活动非常易于学生参与其中,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学生们融入课堂,燃起对课堂的热情,则距离我们所要达到教育目的也就为期不远,这种兴趣教学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4 研发培养科学精神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追求的展现,因为它融合了当地发展的特色和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如果学校可以研发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相关道德和法治的校本课程,便可以更快的促进这一进程的实施。这种校本课程好处有很多,比如说,在此过程中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相关专业素质,教师还能积累一定的研究经验;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道德法治水平;还可以根据相关教育教学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一系列的课程。
         5 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道德和法治教育中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因为它符合我们所倡导的教育要求和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思维能力上的培养。教师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教学意识,并引导学生应用于实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游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2020(11):107-108.
         [2]苏联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基础教育研究,2018(22):58+60.
         [3]康欢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