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音乐课堂教学 丰富学生审美体验——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熊敏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越来越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迫切需要学校培养不仅基础文化知识掌握全面,而且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审美良好的学生。学生阶段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关键时期,音乐课堂作为传播美的课堂。教师倘若能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方式,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观念,又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增添一笔色彩。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课堂;优化教学;审美体验
引言
         音乐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感情交流艺术方式,音乐课堂教学也是学生课程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程。音乐课设置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因此,音乐教师要协调好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和审美能力教育的关系,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阶段,更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发掘学生的音乐潜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本文在阐述当前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项优化音乐教学的对策,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和指导。
         一、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目前音乐课堂教学多采用以教师讲解、示范歌唱为主教学方式,教师课堂反复教授,学生死记硬背掌握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单一无趣的音乐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形成,更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审美体验的丰富。
         (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每一首音乐都有其特有的创作背景和内涵,表达一种独特的感情和文化底蕴。音乐教师授课只注重学生学会歌唱这一结果,不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网络文字说明、图片及乐曲制作等较为丰富的教学课件,详细描述作者歌曲创作的初衷和所要表达的情感,让学生细细品味、仔细揣摩创作意境,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1]。
         二、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对策
(一)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深化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根据教师授课需要把视觉和听觉、声音和形象相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美、感受美。音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适当共享来自网络、杂志上的文字、图片影像、音乐录像、动画等介质,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辅助学生深刻的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引起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共鸣,领略音乐无穷的魅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


         例如教师在授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在教学生歌唱一篇后,可以采取多媒体动画制作这样一个场景:学生轻泛小舟,迎面吹来凉爽的微风,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画面,让学生更加形象化的了解歌中所要描述的轻松的意境,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丰富学生审美体验
1.注重引入多元化的音乐素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学会融会贯通,注重与美术、思想品德、语文等学科的联系,为音乐教学引入更多的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多方面塑造学生的音乐素养。其次,教师要注重不同类型、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的资源分享,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整体感受力,营造素材丰富的音乐课堂,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2.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新课标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知。因此,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体验机会,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延伸,有趣的课堂游戏、音乐欣赏、歌唱比赛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音乐体验,让学生在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接受音乐的熏陶,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专业技能和内在情感的理解,而且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塑造,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3]。
(三)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助于优化教学方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1.加强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学习培训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不仅能从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悟出更好的教学方法,而且能够不断的丰富自身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给予学生指导,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首先要从自身文化素养和音乐素质提升着手,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领路人,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2.注重音乐教师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除了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外,还需要加强与同行业的沟通交流。在教师互动中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可以采取互听课的方式,每位教师的教学方式各有特色,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不仅能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知,不断悟出新的感想,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而且能够吸取其他教师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更好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培养人的课程,能够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体验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在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不断符合新课标教学的基本精神,更好的塑造学生的审美品格,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林秀芳.探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优化对策[J].新课程,2017(12):126-127.
[2]费松.探究如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上),2017(6):71.
[3]郑婧婉.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J].小学教学参考,2016(21):67.
[4]吴玉琴.如何提升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J].教育,2017(1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