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全新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美术这门学科当中,包含情感、思想、美感等各方面内容,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与美术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首先分析初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实效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开展教育工作时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艺术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产生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教育,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成为现阶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美术教育是初中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应着重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与鉴赏,这是学生今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归其根本,美术属于一门艺术类学科,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每天要面临繁重的学习任务与考试压力,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缓解自身学习压力,并塑造健全的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全新要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其观察分析能力,促进学生今后全面健康成长。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忽略美术教学意义
艺术能够更加深入的激发人们的潜在能力,帮助人们身心健康成长。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的乐善、爱美、求知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提高自身道德素养。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与学生并没有给予这门学科高度重视,甚至认为美术这门学科是可有可无的,直接影响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学生缺乏创新意识
在现阶段的初中美术教学活动当中,依旧延续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这一情况普遍存在,直接降低学生的参与兴趣,难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平日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而忽略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另外,因美术教育的课程有限,教师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讲解更多内容,习惯性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相对枯燥,直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难以得到真正提高。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类个体所具备的一项特殊能力就是创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创新意识方面有所差异。初中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与开发思维的关键时期,更是激发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创新的基础就是想象力,教师应尊重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身观点,真正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部分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而忽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第一,在平日的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需求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实现初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改变与完善,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第二,现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不应单纯局限于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应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课外写生、欣赏名画等,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为真正实现美术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应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教学实践内容进行划分,运用比较的方式对教学课程与教学时间进行规划。另外,将合理规划教学时间作为前提基础,教师还应具有目的性的带领学生欣赏相关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观点看法,并进行自主创作。最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方式相互融合,例如,带领学生参加室内的展览、进行室外写生等,均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受美术这门学科的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学活动具有较强的感知性与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会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
衡量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就是教学评价,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较为片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足。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首先,对评价内容进行丰富,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其次,教师应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情况,结合学生面临的问题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一味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到与时俱进,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是当前美术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美术基础教育中设计意识培养的策略与途径探索[A]. 张熠,陈杨,韩芙蓉,苗金玲,刘秋娜,孙陶陶,郑子海,孙继楠,孙健,刘倩,王思为,高翔宇.《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 2018
[2].论民族艺术教育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以贵州六枝特区梭戛苗族为例[A]. 安丽哲.2015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 2015
[3].浅谈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A]. 周越,董是非,焦馨.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三等奖摘要集[C]. 2015
作者简介:吴昊(1989-07),女,汉族,籍贯:福建省三明市,当前职务:美术教师,当前职称:中二,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