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当前的教育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此来纠正传统教育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小学阶段的教育为例,可以大致从四个大的方面来论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变革新型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教育;教育理念
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起来的背景之下,逐渐在教育领域中提出崭新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管理创新速度也不断提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小学教育管理领域中应用人本管理林念,切实依据实际教育情况,促使教育管理效率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满足时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本文当中详细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领域中得到的应用,希望能够在日后各个小学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起到一定借鉴性作用。
1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意义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一种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其适应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落实到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学校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以人为本”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重点在于以学生为主,学校的各项活动,都应当围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展开。可以说,以人为本理念能够凸显教师和学生之间本质关系,即相互尊重、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提升每位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价值,促使全体参与管理的人都能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和价值,并形成积极乐观、勇于向前的积极心态,教师和管理人员也会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管理为责任,以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荣耀。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
2.1管理理念存在欠缺
我国教育教学理念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过于重视学生在实际教学方面的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文明与价值道德观念的培养,没能在教学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管理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校管理计划仅追求短期利益,而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学校。通过需求发展管理教育导致学校当前的教育价值观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改善和调整小学的管理,以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身体和审美方面的全面发展。
2.2当前教育管理模式不够民主化
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够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并不利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只能听从上级领导的指挥和管理,一名教师好坏的衡量标准并不是教学质量是否良好,而是服从领导安排与指挥的能力高低与学生成绩的高低,教师只能按照教学大纲开展教学活动,不能放开手脚对教学过程进行大胆创新,这种管理现状不利于提高教师在学校的管理地位,也无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方法
3.1创新思想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往的教育模式,教师一般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并不是主动地学习。教育教学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极其不易的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权力,让他们能够全方面地发挥个人的才能,实现个人理想。素质教育时代背景,要求教师时刻自我反省,革新自己的思想,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善于发现教学教育中的不足之处,然后深刻思考,找出解决的办法。
例如,教师需要时常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同时可以借鉴其他教师好的教育方式,从而一起进步。当然,教师也应该不断合理采纳各界的建议,及时改正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3.2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推动学生走上全面发展道路上
在实际管理的过程当中,构建出适应性比较强的应急机制。及时发现学校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施行有效的促使将安全隐患消除掉,以免在本学校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后,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当依据应急机制完成紧急事件处理工作,促使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意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学生构建出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除去上文中所说的问题之外,还应当投入资金对传统型实验设备进行更新,在校园当中加装监控设备,实时动态的监控学生的安全,以免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安全事故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设置科学合理的心理辅导组织,邀请心理专家为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保证,以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3.3强化师资队伍
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小学管理工作中,要重视优良师资队伍的打造,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持。学校师资队伍的构建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学校管理现实情况出发,打造一支现代化、创新化的管理队伍,确保队伍成员具有开放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主动参与到小学管理过程中,切实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学校管理以管理组织建设为核心,这也关系着学校的稳定发展。在这一方面,需要引进现代化的管理人才,确保其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能够在管理实践中创新发展,带动其他的成员,从而优化小学管理模式,促进校园凝聚力的显著增强,为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促使教师端正态度并积极融入学生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运用激励性语言,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显著增强。为确保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大,学校要为教师搭建一个优良的平台,便于教师展现自我,并互相学习,获得成长,这能够对教师的探索和创新产生激励。学校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发挥榜样作用,对整体教师进行带动,从而切实提升教师教育能力与管理水平,促进小学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3.4管理体系实施人性化和谐方针
学校管理制度是刚性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柔性化,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不能用作管理发展的约束,而人性和关怀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管理过程中。学校对于教师也应当时刻关注,需要对教师进行不断的培训,关注教师的自我成长以及自我完善。校领导需要集思广益,虚心的对教师的意见进行吸纳,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地落实,教师在这种环境中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一种被尊重以及被信任的满足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努力完成,充分落实,全力投入到学校的教育事业之至。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是提升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方式,而小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的栋梁。因此,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将其贯彻落实在小学生学习、生活之中,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营造校园文化和谐的氛围等方法,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小倩.全科型小学教育专业班级管理工作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197+206.
[2]潘志鹏.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5).
[3]曹芹芹,殷景芹.“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
[4]杜江.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9(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