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培养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卢显凎
[导读]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我国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落实,着力于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中职院校的根本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备成熟实践能力、能够直接投入到社会建设当中的学生,想要达到此目标,提升教学水平,中职院校就应当引入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针对目前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情况来为学生创设教学环境,并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本文立足于中职电气自动化教学现状,对采用校企协同模式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
         引言:中职院校的各个专业当中,电气自动化的难度较高,并且更新速度较快,若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毕业时就具有能够应对实际事务的能力,就会导致他们无法很快适应工作,被人才市场淘汰。若想切实提升教学效果,给予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工作体验,就应当让他们进入到企业中去观察和学习、模仿,获取更多的经验,为日后的工作打好铺垫。
一、构建实训基地
         想要切实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端技术人才,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水平,就必须给他们提供大量观摩、实践的机会,电气专业的实践演练涉及某些大型机械设备和精密仪器的使用,购进这批设备需消耗大量资金,导致实训基地的造价较高,受到经费条件和申请专项经费的繁琐流程限制,许多中职院校并不能构建工程训练基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于某些不方便接受实习学生、涉及商业机密问题的企业而言,在校企合作中选择联手构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最为恰当。企业为学校进行投资,并将企业当中淘汰的机械设备运送到基地当中,供给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并每隔一段时间向学校租借目前使用的设备,让学生们熟悉操作流程,就能够为学校解决经费问题,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而企业可获得在学校招收职员的优先权,与之建立诸如校长推荐等特殊的人才吸纳渠道,为自己培养后备军。此外,还可在企业内部专门开辟出一小片区域,供学校组织学生前往练习,学校只需缴纳一定数额的资金换取开展实践教学的机会,而不必购进设备和建设训练基地,而企业也能够与多所学校合作,开辟新的创收途径。
二、采用顶岗实习模式
         顶岗实习指的是企业与学校之间达成一致后,由学校有计划、有规律地分批组织已经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前往一线体验真实岗位,认真观察企业工作模式,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让他们参与到生产当中,在一线上亲身体验工作,积累经验,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其全面发展,迅速融入岗位当中。另外,还可以在学生们在特定岗位锻炼一段时间后,实行轮换制,让他们体验更多的岗位,为日后的抉择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了这样的经历后,学生在毕业时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子到社会人士的转变,顺利进行学习到工作的接轨。


三、引入订单培养模式
         所谓订单培养模式,是一种十分密切的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也是如今逐渐普及和推广的一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它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未来人才引进计划、工作岗位所缺少的人才种类等来确定对所需新职员的要求,据此与中职院校进行合作,拟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并签订订单,由两者共同完成人才的针对性培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培养方向,并签订订单,之后接受学校提供的理论知识传输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实践训练机会、与前辈沟通交流的机会等,在学校中向着确切的方向发展,毕业后直接到单位就职。这种培养模式的指向性十分明确,能够恰如其分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发展需求,并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跑偏方向或者找不到对口工作的问题,此外,企业参与教育的程度较深,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才的培养状况,并根据如今人才市场的浮动参与教学计划的修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获得应用型人才,实现双赢。
         四、教师方面的合作
         还有一种校企合作形式,针对教师开展协同工作,学校鼓励在职教师于空余时间进入企业进行考察和实践,积累最新的经验,增强自身的实际事务处理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讲解知识,指导他们更迅速地发展,并分享自己在考察中所遇到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思考解决方法,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聘请用人单位中各个岗位的资深人员作为名誉讲师,进入校园讲课,使学生深刻了解如今的用人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在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积累经验。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应对未来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中职院校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实践型人才,想要提高学生素养,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学校应当积极采纳校企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让企业切实参与到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实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志.浅析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9):133.
         [2]张婷.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新通信,2019,21(04):192.
         [3]尹媛媛.中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探析[J].职业,2018(22):94-96.
         [4]于欢欢.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7):4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