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概念性较强、较为复杂的学科,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有效的提升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必须注重对学生数学批判意识的培养。通过培养批判意识,不仅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就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批判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策略,旨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批判性意识;数学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批判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加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就是能够用批判性的眼光对待身边的事物。批判性意识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只有拥有批判性意识,才能敢于提出问题、质疑权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思维惰性,只会被动的接受答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为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提供了帮助,这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二)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低年级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途径被拓宽,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若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进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为有效提升低年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其批判性意识。通过用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可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健全其人格。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批判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权威表现为顺从与妥协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大多数学生心中,教师往往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认为教师所言所行都是绝对正确的,进而表现出对教师的顺从,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意识的提升。著名数学家罗素在一次讲学中曾向在场学生发出提问:2+2=?,但全场所有学生无一人作答,对罗素的想法缺乏一定的质疑,表明大多数学生对权威表现为顺从与妥协。
(二)不善于去反思自己的错误
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可以清楚认知到自身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进而起到提升自身能力的作用。自我反思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必备的技能,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只有做到善于反思自身,才能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可以采取更为有效地方式解决,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较为薄弱。例如:数学计算错误是小学低年级学生较为易犯的错误,看错符号、忘记写单位等现象不止一次的发生,进而表明学生并未对自己数学计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于独立思考数学问题也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缺乏纠正他人错误的积极性
批判性意识的重要内容就是能够指出他人的错误,进一步帮助他人改正错误,形成正确的习惯。但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低年级学生普遍缺乏纠正他人错误的积极性,纠正他人错误其实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但大多数学生并未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具体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以下一种现象: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若一个学生进行了回答,后续的学生往往会回复同一答案,哪怕这个答案并不正确。
这一现象反映出了当前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质疑能力,盲目跟风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将会产生阻碍作用。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批判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堂效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在开展新的教学内容时积极性最高,教师应当把握这一特点,采取一定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举例来说,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对某一物品的价格进行估算,同时也需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最终看哪位学生给出的答案更加贴合实际。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也能从分调动学生的质疑能力。质疑精神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疑问是极为常见的问题,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渐渐失去了质疑的勇气,从而进入了学习的误区。教师应提升学生质疑的能力及自信心,对于学生的质疑应予以鼓励与表扬。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作为批判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批判意识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当为创造发现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后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并就如何有效提出问题给出建议。例如:在“简单推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对象进行辅助教学,如: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桌子摆放出水果,然后鼓励学生去推理下一个应该摆放的水果是什么、答案是否具有唯一性,教师应从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角度着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批判意识。
(三)在练习作业期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的记忆力是非常短暂的,为了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数学作业练习。但繁多、枯燥的数学练习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张尚未成熟,对事物的了解仍处在初步阶段,新鲜事物也容易令其分心,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别出心裁的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在作业练习的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首先,教师在布置练习时应当秉持“少、趣、精”的原则,练习作业既要紧扣教学内容,又要富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入激励机制,对作业完成较为出色的学生予以奖励。其次,练习作业还应当注重实践作业为主、书面作业为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推动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了每个公民所应具备的素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事物无法做到科学准确的判断。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批判意识进行培养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不仅仅可以提升低年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激发其对外界事物探索的欲望,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来自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史莉. 创新与质疑——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创意与批判意识的培养[J]. 好家长, 2018(57).
[2] 胡歧强. 小学数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例谈[J]. 小学数学教育, 2018, 000(004):P.14-15.
[3] 傅红兵. 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读天下(综合), 2018, 000(013):P.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