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江艳 罗绒银登
[导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在平日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满足学生后期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大纲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目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首先分析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优化策略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深化德育教育工作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相比较而言,语文这门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属于德育工作的重点。在语文教材当中,包含许多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与系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渗透,借助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德育教育的优势,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
(二)掌握正确学习方式
         在平日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受语文这门学科自身因素的影响,并没有明确的规则限制,也没有固定的公式与定理,为学好这门学科,应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所掌握的学习方式,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取得显著的作用。
(三)满足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满足学生今后全面发展的需求。在语文教材当中,其中包含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外名家的经典作品,还能够感受古诗词的美,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以及作者的情感,感受语文这门学科的独有魅力。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还能够提升自身对美、情感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促进今后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属于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语文学科的不断发展,教师应对教学手段进行完善创新。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学生难以全面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对各项知识的认知不充足。另外,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后,影响语文这门学科的发展,每位学科都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否则会限制语文学科的发展。
(二)尚未重视语文学科
         语文属于一门基础且重要的科学,语文学习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部分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并没有给予语文高度重视,认为语文属于母语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不同,语文课文的学习,少学一篇与多学一篇并没有较大差别。想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较长的周期,短时间内并不会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习惯性将精力放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直接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难以提高语文成绩。


(三)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得到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但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尚未得到明显体现。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更加偏向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缺乏对学生的实际考量,尚未充分研究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特点,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偏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学节奏主要由教师控制,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高中语文教师应转变自身传统教学观念,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所知所想,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另外,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转变教学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真正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愿意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第一,教师应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教师应积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自身创造能力。当教师掌握创新思维与方式之后,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身观点看法,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三,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与心理健康情况。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与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精心设计教学场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师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传授创新思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综合思维等。最后,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本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一味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平日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明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积极转变自身传统观念,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有效构建[A]. 杨普,王晓玲,张玉卓,胡薇,张桥,陈曦,焦波.《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 2018
[2].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预设有效性的研究[A]. 仵晓平,赵荣沛,徐红欣.《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 2018
[3].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中关于课前预习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A]. 黄芳,曹晓静,李海英,蔺建梅,庞媛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 2018

作者简介:江艳(1990-10-22),女,藏族,籍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当前职务:高中语文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