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活动中,要顺利完成幼儿体育的目标和任务,与体育器械的配置、使用是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通常是通过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开展。但是在我园体育活动器材种类不够丰富,配置呈严重不足的现象。幼儿园户外大型体育器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呈模式化设施。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我们知道,体育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在体育锻炼中,器械是载体,增强体质、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和谐发展是最终目的。只有准备充足合适的器械,才能为顺利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关键词:自制体育器械;幼儿园;体育活动
一、活动背景与意义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们已告别了传统的统一由教师预设的教学方式,开始考虑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力满足每个幼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体育活动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活动中,要顺利完成幼儿体育的目标和任务,与体育器械的配置、使用是息息相关的。体育活动通常是通过教学活动和户外游戏这两种基本形式来开展。但是在我园体育活动器材种类不够丰富,配置呈严重不足的现象。幼儿园户外大型体育器械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呈模式化设施。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我们知道,体育活动的开展依赖于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在体育锻炼中,器械是载体,增强体质、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和谐发展是最终目的。只有准备充足合适的器械,才能为顺利地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在我们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靠购买体育器械进行体育锻炼,存在着诸多弊端。如:品种不够多、功能较为单一、而且器械的费用不少等。“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孩子、对于教师、对于园本教研而言,都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我园园本教研特色,挖掘本土教研内容。园本教研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发展。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学会思考,学会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会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园本教研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中的问题,解决体育活动器械配置不足的问题,丰富体育器械。
(三)通过研讨,把自制体育器械作为我园的一大特色,长期坚持发展下去。
(四)根据活动目标,充分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活动方案,创设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活动环境。
(五)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通过展示、观摩、评比,互相学习、共同促进、资源共享。
(六)把主题做到家庭中去,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去,配合工作,收集材料,帮助制作等,拉近家园间的距离,形成家园合力。
二、活动流程
(一)准备阶段
1.构思设想,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年龄特点、现有的材料,设计器械种类及使用的材料。
2.收集材料,根据设计出的器械,发动幼儿、家长、全园教师等广泛收集安全、环保、无毒的废旧材料。
3.制作器械,根据本班设计的器械,收集的废旧材料,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体育器械,制作出的器械班班不一样,班班有创新,有的班甚至达到十几种以上,许多器械都具有一物多玩的功能,全园制作的体育器械多达百种。有用橡皮泥盒、易拉罐做的高跷;PVC管结合易拉罐做的曲棍球,硬纸板加松紧做的同舟共济;旧布子、饮料瓶、硬纸板、草绳做的飞盘;旧纸箱、防雨布做的毛毛虫爬爬爬;旧沙袋做的打夯;竹竿做的竹竿舞;废光盘、圆木板加木棍做的独轮车;各种牛奶瓶、松紧做的拉力器;废旧米袋做的跳跳袋;易拉罐做的举重器;PVC管做的钻跨组合、可调式跨栏;旧轮胎做的碰碰车;圆木板做的莲花台;牛奶箱和PVC管做的小马运粮;木棍、沙袋做的槡木扁担;木板和易拉罐做的晃晃板等等。
(二)实施阶段
1.各班把制作的器械运用在体育教学及户外游戏中,一边使用一边改进,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与设想中不相符的地方,都在不断地进行改良。
2.选送部分器械参加全市手工制作评比活动,分获一、二、三等奖。
3.进行全市学前班、幼儿园教师自制体育器械观摩活动。在活动中各班教师利用本班制作的器械,组织幼儿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出了器械的作用,表现出对器械极大的兴趣。教师组织活动有序,把器械的多种功能及玩法展示给前来观摩的教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进行体育器械评比活动,每周对各班组织幼儿活动情况打分,学期末综合评价每个班的情况,评出结果。
(三)研讨反思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以教研组牵头进行自制器械的研讨,开展各项研讨活动,提升自制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拓展特色体育活动。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谈了这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并在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也发现了诸多弊端。
1.由于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可操作的材料多,都有了参与活动的机会,多样的器械在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全方位锻炼幼儿体能,大大增加了运动量,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出发,自制器械还具有多功能性,有些器械有“一物多玩”的功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同时有的器械还能发出声音,练习节奏等,既满足了幼儿自主活动的愿望,发展了体育技能,又培养幼儿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它的有效价值。
2.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幼互动。每位幼儿都能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把老师从以前的满堂组织中解放出来。相比以前教师整节活动组织起来较困难,整节活动都在不停地组织,投放了自制器械,教师得到了解放,幼儿都有了可操作的器械,还可交换使用,教师也有了充足的时间指导幼儿,和幼儿互动。
3.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参与意识。有些器械是要几个幼儿合作操作的,还要事先商量好,才能进展顺利,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还有些是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自己发现的某一器械几个人一起玩比较省力。同时让幼儿参与到修补、制作器械的活动中,幼儿拿着自己制作的器械来玩,调动了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培养了幼儿的参与意识。
4.自制的器械式样新颖,颜色鲜艳,而且趣味性强,这就大大吸引了幼儿,使幼儿把注意力放在了器械上,促进了幼儿的意志品质。有些器械幼儿一开始不敢玩,当看到胆大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和保护下玩的得意时,就在老师的鼓励下勇敢地练习。幼儿的勇气和胆量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同时注重器械在使用中的牢固性和美观性,制作时尽量使它耐用、美观。
5.做到了资源共享,虽然制作的器械繁多,作为每个班级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平时的实践,平行班级互相交换器械,让幼儿尝试使用不同器械,这种方式解决了玩的时间长乏味的局面,也达到了从各方面提高幼儿体能的效果。
6.变废为宝,经济实用又环保。在我们收集的这些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可谓是影响环境的垃圾,但是到了我们的手里,通过收集、整理、消毒、加工、制作,却变成了孩子眼中的“宝贝”。而且既经济又实惠,节约了许多经费,实用价值也很高。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及家长勤俭节约及环保意识。
7.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发展了教师的创造性。在自制体育器械过程中,教师积极行动、大胆创新,体现了她们的聪明才智。在组织活动时积极主动,不再为“玩什么”而烦恼,以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活动中。
8.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器械存在安全隐患,有些重的器械扔出去怕伤着孩子,有些器械有棱角会划伤孩子,还有用橡皮泥做的高跷掌握不了平衡,可以在底下垫上硬纸板或海绵增加重量和摩擦力。
9.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在场地的安排上,摆放器械要有合理的距离,避免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消除安全隐患和互相干扰的情况。数量的安排,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幼儿人数而定,不要投放的种类过多,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短时间内玩腻,影响教师和幼儿互动,更容易造成拥挤。
三、活动效果
(一)这项活动的开展,对我园体育活动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跨越式的促进作用。改善了我园体育器械配置不足的现象,丰富了体育器械,解决了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困难。
(二)充足多样的体育器械,满足了幼儿的需求,改变了幼儿缺少操作材料的状况,在体育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器械的互动,对幼儿加强体能锻炼,激发运动兴趣,积累运动经验,发展运动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她们发挥聪明才智制作了大量的体育器械,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家长资源,发扬了教师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四)幼儿在自主选择、自由组合、自发探索运动器械的过程中,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获得良好培养。
(五)节省了很多资金,为幼儿园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改进建议
(一)研讨活动在组织形式上还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形式不仅以研讨为主,还要多样些。要确实解决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的其他问题,立足教育教学长远发展。
(二)从幼儿的全面发展着手,通过教研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三)有些器械缺乏牢固性,使用起来有难度,使用中容易破损,要进行改良,使其牢固耐用。在安全性上,对于不安全的器械要进行改进,消除不安全因素。对于起不到锻炼目的的器械也要改进,没有改进价值的可以淘汰。
参考文献:
[1]文志娟.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材料选择的调查研究[J].科学教育家.2008(01).
[2]若远.日本幼儿园的户外活动[J].启蒙(3-7岁).2008(04).
[3]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J].幼儿教育.2008(07).
[4]霍力岩,孙冬梅.幼儿园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比较研究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