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骆永浓 
[导读] 在新课改条件下的课程体系当中,创新被提上了非常重要的日程当中

        摘要:在新课改条件下的课程体系当中,创新被提上了非常重要的日程当中,创新对于一个课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美术的教育过程中,小美术本来就是一个可以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科目,在进行小学课堂的讲授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思维体系进行创新以及自主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必须要坚持从小事做起,自主学习,从小的事情方面进行创新,培养起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在学校和教师方面必须要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得以重视,要采取科学的针对小学生的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提出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创造,力求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开发。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创新能力; 培养;
引言:在美术课程中应该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只有培养了学生的个性,才有利于他们养成创造思维。这样,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遨游在独立想象空间,进而将自身个性全部表现出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发展学生自身潜力
        对于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进行课堂学习中可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进行练习时可以大胆的加入自己想要画的题材,使得小学美术得到更大,更广泛的教学效果,并且这种就是效果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当中加入学生创新能力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教师课程讲授的启发,而且有助于帮助教师进行课程的讲述,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创新能力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开发潜能的方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课程,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美术课程,打破传统教学,不再用思维定式的方法去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发自己。对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推动也有一定的较好的作用,并且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开发出其他的潜力,得到自我的提升,以及自深知未来之路的方向的建立。
        2、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
        在小学教育美术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会得到非常大的帮助的,并且学生的自身的全面发展一定首先要靠外人的领导,其次还要靠学生自主的开发,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帮助开发学生的大脑,从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在今后思考等其他问题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树立,在美术课程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是受益于美术这一门学科,还可以进行发散到其他学科。进行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以至于在学生未来的道路上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可以成为国家创新型一流人才。
二、小学美术课堂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1、保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创新欲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具有好奇心这一心理特点,并懂得如何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小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中比较容易从自己的喜好出发,描绘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如最喜欢的玩具、最亲近的人、最喜爱的食物等。他们画出的图案虽然不漂亮,却充分体现了其个性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对小学生的绘画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要给予批评或轻视,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教师不要对学生创作出来的绘画作品指指点点,或规定学生应该画什么而不应该画什么,在各种外界条件的限制下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会降低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可见,教师教学的态度、情感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欲望和美术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打破常规, 勇于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更是艺术的灵魂。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创新,要打破常规,用不常规的思想去思考问题,用不常规的思想去解决问题。在美术教学中,要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比如,一片叶子,有很多的人用定向思维去想象,它是绿色的。但是,要打破这种思维,用多样化化的思维去思考,叶子还可以是秋天的黄叶、红叶,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不限于单纯的树叶,而是把叶子想象成秋天的灵魂,想象成大自然的杰作,这样的想象就会更加充满生命力,充满丰富多彩的味道。儿童的眼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五颜六色的,是充满生命力的,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让他们在想象中去放飞自己的思维,让生命的色彩更加充滿意味。只有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创新,才能真正在学习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去放飞梦想。
        3、启迪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都是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定化思维,复制老师的想法和认识,缺乏自己的观点。所以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目前美术课堂,老师经常会用一件物品来进行举例,让学生画出自己所看到的形状,通过同一命题,学生却可以画出不同的作品,这就很好的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可以绘画平时喝水的杯子、喜欢穿的衣服等,通过不断的实践学习,学生可以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结合起来,最终形成创新思维。
         4、利用写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因为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增加一些实践内容。很多著名的书法家、绘画家都喜欢写生,他们认为在写生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大自然,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作品更加真实。因此,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户外写生,让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从未对写生内容展开想象,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老师可以通过植物描绘这堂课,带领学生走进公园,学生通过观察公园里绿化带的植物来进行绘画。不同的学生所看到的植物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会看到树叶,还有些学生会看到绿草,还有些学生会看到花朵,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绘画出不一样的作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
        5、合理评价
        在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评价甚至能够决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合理的评价能够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而不适当的评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老师掌握技巧,多多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增强创新的勇气和信心。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多鼓励、多支持,肯定学生的想法和思维;更要学会分析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你画得真好”去泛泛而讲。比如“你对颜色的运用很特别,整个图看起来特别有朝气”,或者“你把太阳公公的脸画得真形象,真的像个笑眯眯的老爷爷一样”,还可以说“你的卡片做得真精细,还利用了贴布,真是一个有创意的好孩子”等,用这些孩子们自身的优点去鼓励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理解、看待美术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美术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冰清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6,(08)。
        [2]李慧敏 小学美术教学创造力培养初探[J].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