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智障学生备受社会的关注。口语交际是促进智障学生与人沟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智障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文章提出,在教学中采用在情景中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在互动中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并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情景对话;智障学生;口语交际
引言
智力残疾学生因其智力低下,心理和思维能力发展缓慢,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方面都不如正常同龄人,存在着语言障碍,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现象。而口语交际能力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与人交往是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也是智障儿童自身生存于社会、被社会平等地接纳的重要保证。
1现状分析
1.1胆小怯懦,不善于表达
智障学生自身的缺陷和平时交往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歧视和障碍,使得他们非常胆小,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主动性。
1.2词不达意,不能完整表达
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在“实物—词—表达”这个链中,“词”的量缺乏所至,说话的时候,他们总会在大脑中找不到适当的词,用错词或漏词缺字,不能够将内心的需要完整地表达出来。
1.3声音异常,不能准确表达
部分智障学生有发音障碍,影响了声音的音质、音调、音量。自卑、胆怯、易怒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说话时声音低而细,或音调太高。
1.4语序颠倒,语法错乱
认知能力的低下,知识经验欠缺,使得语言内容的扩充受到限制,语言内容的贫乏又必然会造成无法表达。因此,智障学生在与人交谈时,会语序颠倒,语法错乱,说出的话让人感到含糊不清。
2智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策略
2.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交往兴趣
口语交际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言语交际活动,这种活动离开了“特定情境”就难以进行。智障生也只有进入一定的交际情境,才有兴趣进行口语交际,才有话可说。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在交际前,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直接面对,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活动,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使智障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引起智障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口语交际成为快乐的事情。如笔者教学《口语交际》训练“到公园或郊外春游,把看到的景物说一说”时,由于智障学生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所以生动、直观的图画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生活情景之中。由于智障生到公园或外出春游不安全,所以笔者就带学生到学校的小花园中,观察绽放的桃花、松树抽出的新芽,让他们用手抚摸小草嫩叶,用鼻子去闻花儿的清香。让学生通过美丽春天图画的欣赏获得真切感受,然后再一起交流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景物是什么,景色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观察和老师的指导,能比较轻松地说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景物的特征。有的说:春天来了,桃花开了,真美呀!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草长出了新叶子,摸上去很柔软。还有的说:花草真美丽,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
2.2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1)媒体展示课件。
根据智障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的特点,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教学情景,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画面,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如教学《美丽的陆家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了解陆家嘴的一些建筑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其中的一个景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除上海地区的部分学生外,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陆家嘴,对方位概念也是非常欠缺,因此教师可以展示课件,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动态形象的画面,将陆家嘴的建筑全貌展示在学生面前,并配以相关文字及配音介绍。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了课文内容,说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2)创设游戏场景。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影响,思维基本都是以直接形象为主,因此演示法在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把抽象变得具体,把复杂变简单,更能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场景,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如教学苏教语文第四册《欢乐的泼水节》一课,先以生活化的场景导入课文的学习,随后播放傣族人民泼水节的录像,将学生的生活与课文内容相联系,使他们产生深刻感受。随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在具体的场景中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使学生有话想说。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将操场设计成泼水节现场,让学生分别用上课文中所说的器具,玩一玩这个游戏。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对于一些胆子小不敢说话的学生加强引导,拉着学生的手,以“你开心吗?你喜欢这样的游戏吗”提问的形式诱导学生说话,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种培养说话的形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说话的习惯。
2.3在互动中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方式,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地做出反应。教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实施口语交际。例如一位教师在新接的一个班的第一节课上,面带笑容地和学生打招呼:“嗨,孩子们,早上好!”然后向学生作自我介绍,“我是陈老师,我喜欢唱歌、画画,还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你们谁愿意做我的朋友?我还有礼物送给好朋友哦。”学生眼睛亮亮地看着老师,争着要当老师的好朋友。这时,这位老师走到一位轻度智障身边,握住他的手说:“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可以做好朋友吗?”接着又问他:“你家住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等等。这样的师生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人人都有话可说,容易达到口语训练的目标。(2)群体互动。群体互动是指以一个或几个班级在一起开展的活动,这里的群体互动是指一个或几个班级学生一起开展的游戏活动。智障学生喜爱群体游戏活动,愿意在活动中表现自己,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笔者和志愿者达成了默契,即在群体活动中,志愿者必须在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以培养参与意识与交往能力。例如志愿者组织学生开展丢手绢的游戏活动,活动前志愿者和学生可进行自我介绍、活动规则的对话;活动中,志愿者和犯规学生必须行口语交际:请学生或向大家介绍家庭情况、班级情况,或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或说一说现在的心情,然后才能继续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口语交际有困难,也必须回答志愿者的一个简单问题。学生希望参与群体活动,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口语交际,每一位学生在群体活动中有进步,有收获。
结语
总之,通过对智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又可以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而且对于他们将来更广泛地接触社会,自立于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8.
[2]谈红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研究[D]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殷秀清.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现代教殊教育,2018,(12).
[4]张小军.对弱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9(11).
[5]曹晶.让孩子拥有良好的社交能力[J].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