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响学业成就的关键除了遗传因素的智力之外,还有特质因素的坚毅性,以及认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坚毅性、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学业自我效能为中介变项,检定学业自我效能在坚毅性对于学业成就的间接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大陆广东省三所本科进行问卷调查,共有258位本科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采以偏最小平方法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本研究发现,坚毅性中的兴趣一致对于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努力坚持与情境适应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并不显著。其次,坚毅性中的情境适应对于学业自我效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兴趣一致与努力坚持对于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并不显著。再者,学业自我效能对于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学业自我效能在情境适应对于学业成就的影响具有完全中介效果。
关键词:坚毅性;学业成就;学业自我效能
研究动机与目的
近十年来,心理学界出现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它是指一种人格特质: 坚毅。坚毅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为长久目标付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二是对这个目标保持一如既往的兴趣(魏怡、胡军生,2017)。个体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个体的天赋与智商,而是在个体的坚毅性(grit)(Duckworth, Peterson, Matthews, & Kelly, 2007)。坚毅性被视为一种关键性且具有发展性的技能,是一种可以自我掌控和培养的特质,具有坚毅性的人很可能不会偏离自己所要追寻的长远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会展示对于学习的信心,也会强化整体学习的结果(刘巧荣,2017;杜帅领、朱艳丽,2019;张楠,2018;蒋文、蒋奖、杜晓娟、古典、孙颖,2018;魏怡、胡军生,2017)。
Bandura (1986)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其中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学习可能导致什么样结果的推测;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例如在学习或知识活动表现方面,常见的自我效能评量包括有数学、生物、理化等科学生日能和阅读写作的自我效能(蔡顺良,2008)。自Bandura(1986)提出自我效能以来,自我效能在体育、健康和学业成就方面都具有预测性(Owen & Froman, 1988)。Duckworth (2007)指出,是因为坚毅性高的人会善用他们的能力,不会受到短期目标的干扰,也不会因为失败或挫折而感到气馁。其中,蒋文等人(2018)研究发现学业自我效能是影响学业成就的关键中介作用。Schunk(1989)认为自我效能强调个体的行动,成功取决于自身的信念,所以自我效能影响行为动机的关键。因此,当个体面对艰困的工作任务时,自我效能的评估就显得相当重要,因为高自我效能的学生,会勇于接受挑战,而且会全心投入工作任务,以获得更高的成就(Schunk, Pintrich, & Meece, 2014)。周勇、董奇(1999)研究发现自我效能会影响初中生学生人格特质进而影响初中生的学业行为表现。因为Duckworth(2007)提出坚毅性是一种整合型人格特质。Bandura (1986)自我效能理论指出个体可以通过个人因素响行为,例如人格特质、学习动机和学业情绪等,所以坚毅性这种人格特质的会影响个人的行为表现以及学业表现。故本研究想要探究坚毅性对于学业成就表现的影响之外,也要探究坚毅性对于学业自我效能的影响,也藉此验证学业自我效能在坚毅性与学业表现之间的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研究动机的论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假设如下:
H1:坚毅性的不同构面(兴趣一致、努力坚持、情境适应)对学业成就有显著正向影响。
H2:坚毅性的不同构面(兴趣一致、努力坚持、情境适应)对学业自我效能有显著正向影响。
H3:学业自我效能对其学业成就有显著正向影响。
H4:学业自我效能在坚毅性的不同构面(兴趣一致、努力坚持、情境适应)和学业成就有显著正向影响。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透过朋友安排下在广东省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这三所高校的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预试每所高校发出35份,总计发出105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为100份。正试每所高校个施测一班,每班发出100份,共总计发出300份问卷,实际回收问卷为258份,回收率达86%。
2研究工具
2.1坚毅性
本研究以Duckworth (2007)坚毅性的论点为基础,将坚毅性定义为大学生于努力坚持和兴趣一致的的能力评估。本研究以Datu, Yuen, and Chen(2017)的三维度坚毅性量表(Triarchic Model of Grit Scale, TMGS)来测量大学生坚毅性。受试者得分愈高,表示坚毅性愈高;反之则愈低。
2.2学业自我效能
本研究以Bandura(1986)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意指大学生在执行学习任务时,对于自己能否达成某特定水平的信心程度。本研究以密歇根大学教育学院于2000年所发展的适性学习模式量表(Pattern of Adaptive Learning Scale, PALS)中的学业自我效能分量表来测量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Midgley, 2000)。受试者得分愈高,表示学业自我效能愈高;反之则愈低。
2.3学业成就
学业成就是指学习者经由教育而输出的结果,可延伸理解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李玉等人,2018)。本研究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问卷题目(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 CEPS)(中国教育追踪调查项目组,2015)。包括这学期在学校平均总成绩;你觉得你在学校的成绩应该可以达到的程度;与其他同年龄学生相比,我认为自己的成绩如何;与班上其他同学相比,我认为自己的成绩如何等四题。数值愈高,表示学业成就愈好。
研究结果
直接效果方面,在坚毅性的兴趣一致、努力坚持和情境适应中,兴趣一致对于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直接效果,但是努力坚持与情境适应对于学业成就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支持研究假设H1.:「兴趣一致愈高,学业成就愈好。」其次,坚毅性的三个构面中,仅有情境适应对于学业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直接效果,但是兴趣一致与努力坚持对于学业自我效能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支持研究假设H2.:「情境适应愈高,学业自我效能愈好。」再者,学业自我效能对于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直接效果,支持研究假设H3:「学业自我效能愈好,学业成就愈好。」在间接效果方面,在坚毅性的三个构面中,情境适应对于学业成就具有显著间接效果,而努力坚持与兴趣一致对于学业成就的间接影响并不显著,支持研究假设H4「情境适应愈高,学业自我效能愈好,进而学业成就愈好。」由于情境适应对于学业成就的直接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对于学业自我效能的中介效果属于完全中介。
作者简介:叶昱辰(1996-09-09),男,汉族,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