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自我防范及保护意识的教育,学生在成长中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是其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学生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小学班主任需及时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
关键词: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引言
小学品德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小学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并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教师要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关内容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分析
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一言一行将直接给学生带来影响。班主任既是传授学生知识的教师,也是跟学生建立深厚友谊的朋友,所以班主任在负责给学生知识讲授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指导教育,让他们建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班主任只负责学生在校内的时间,班主任在这段时间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将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并在校园生活中指正学生的错误,并告诉他们正确的处理方式,所以班主任又成了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既是教师也是朋友。这个时间里班主任将频繁与学生互动并交流,班主任将通过这些方式为学生提供正确引导,教师的语言、行为以及平时动作都将成为学生们模仿的对象。作为一名教师,应处处约束自己,将好的一面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耐心指导教育学生,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点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安定,因此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也就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随着校园社会化的现象越发明显,学生来往校园的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危险事件频繁发生,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平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加强管理,丰富学生的安全文化知识、法律常识,同时提高其自身的安全保护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安全隐患。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本身就比较薄弱,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安全教育,一方面保证其安全,一方面提高其自救技能和自我保护意识,以促进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育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现状
(一)德育方式过于单一
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并偏向于采用灌输法将固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传递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内容。这种方法在短期时间内可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但是如果坚持如此,学生就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更是应该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接品德教育。简单的德育教育方式,未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的思考,让学生缺失了德育教育的体验感,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单一的德育教育方式必然会失去实效性。
(二)安全教育缺乏社会实践性,内容固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班主任的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应予以创新和完善,很多班主任在学生的安全教育中经常遵循传统的知识教学和说教,而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学生在面对危险或意外情况时,其自我保护的意识相对并不高,究其原因与班主任的教学形式存在一定的关系。小学生因为社会阅历浅,所以社会安全意识较低,但同时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生活,结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同样,班主任对于安全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进行创新和完善,贴合社会去创新,以满足学生的生活实用性为基础。
三、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
(一)树立德育观念,注重教育意识
在新课改实施之前,德育教学往往在自主性方面相对欠缺,教学管理人员总是从自身观点出发进行问题思考和任务分配,这本身就存在一定偏差,而教师大多数也是听从领导分配,教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主权。这种古老式的管理模式,往往让学校的整个管理工作止步不前,没有长远发展的目标,难以促进学校工作的进展。新课改要求,教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作用,形成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思路,才能教会学生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懂得感恩社会、感恩他人的高尚品质。因此,小学管理工作人员应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而对每位教师的潜力进行充分挖掘,借助多种激励方式,鼓励教师们更好地完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学校将德育教育拉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意识,有助于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按照规则讲解以及知识植入的方式,很难让其真正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甚至无法理解安全和危险的事物。所以,班主任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智力等特点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以安全作为主题,通过学生的参与来培养其安全意识。比如可以先通过动画片的形式来讲解一些生活中学生会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比如喝水、吃饭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等,这些都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然后再通过合理示范来加强学生的回忆和理解,再鼓励其对平常生活中的活动进行分析,说出自己觉得比较危险的动作,从而激发大家对于安全意识的关注度。这样通过观察、探索、分析的过程,再通过科学的实验和实践,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丰富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因其社会阅历浅薄等相关原因,班主任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大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力度,为社会培育出全方面综合素养优秀的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形成和塑造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观念,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三观,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帮助。安全教育对于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有很好的引导和生活实用意义。我们在具体开展教育中,要注意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技能,多和学生进行互动,联合家长和学校等多渠道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卢虹.谈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汉字文化,2019(24):150-151.
[2]刘长波.关于小学实施安全教育的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46-148.
[3]肖世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9.
[4]尹叶林.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21):68-69.
[5]李忠.加强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