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的视角看当前人们对农村教育的渴盼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姚光林
[导读] 我国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

         摘要:我国本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可是由于农村教育设施不够完善、师资力量依然薄弱等诸多原因,导致农村教育现状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加之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日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家庭,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本人从村教师的角度来看当今的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教师角度。
          教育这一常青的话题,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在人类发展史上作出了巨大的、无以伦比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正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的集中表现。
        作为一名三十多年来一直扎根于农村小学教育的人民教师,我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可谓是历历在目。回想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学校的校舍绝大部分都还是土木结构,连教室的地板都坑洼不平,更不要说拥有一块水泥地板的篮球场了。课桌椅摇摇晃晃、坑坑洼洼,上面还刻画了各种特立独行的符号和界线。那时的师生们是多么的渴望拥有一间明亮的教室,一块平整的运动场,一块像样的黑板,和平稳整洁的课桌椅。随着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人们对更新的文明的渴望并没有随之消退,而是随之增长了。
           一方面,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学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高,每一个家庭都对子女的教育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有最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渴盼,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稍偏远一点的农村地区的人们来说也是那样的充满着艰辛。首先是师资力量的缺乏和良莠不齐,导致农村地区所开展的课程不可能像城里那样齐全和完备。举个例子:部分地区有的完小,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45岁以上接近50岁,教师年纪偏大的结果是:这一群教师大部都是七八十年代毕业的师范生,还有少部分当年由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教师。这样的完小要选出一个能教英语的教师来,绝大部分的教师所受的英语教育最少也是在二十多年前所学的那点初中英语,只能用一个成语来自嘲“赶鸭子上架”。

如此这般,这个完小缺乏能胜任的英语教师、那个完小缺乏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其结果就是大部分完小对开齐、开全课程总是力不从心。其次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现代教育质量的提升。就拿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说。城里的孩子由于拥有wifi、电脑、智能手机的支撑,基本能做到停课不停学,用钉钉上网课、提交作业。可现实是,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家庭连一部智能手机都还没有,即使有智能手机,可是家里没有wifi,高额的流量费对于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说也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开支。这是人们对教育资源改善的渴盼。
           另一方面,伴随着信息网络的普遍推广,一些负面的新闻报道时刻冲击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应有形象。比如教师体罚学生现象,学生伤害教师现象。无形之中在师与生这一对关联体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隔阂。这让人们质疑:是不是教师这一角色也开始像医生的角色那样,开始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语言暴力,或者是违纪体罚学生而受到重罚,甚至丢掉工作,心里难免畏首畏尾,不大敢管、爱管出格违纪的学生,尤其是那种天生就是猴子脾气的学生。久而久之于是乎在教师的心目中,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老师不好好教、不好好管。不好好教,学不好知识不利于将来的发展;不好好管,养成坏毛病将来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另一方面怕自己的孩子受到老师的体罚而吃亏。充满了对老师的种种不信任、不满意,甚至是敌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又是多么的渴盼一种纯粹的教育之风,和尊师重教之风。这是人们对良好的教育环境的渴盼。当然这个环境也包括舆论环境。说句实在话,现在某些所谓教育专家的所谓的理论对教育的毒害,恐怕要到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方能显现出来,那时的人们面对今天的诸如“快乐学习法”、“张扬个性”、“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一些极端的、博人眼球的提法,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当然,农村教育之所以有上述令人堪忧的情况,其中有社会的原因,有教师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家长的原因。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期盼和要求,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我们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手段和技能,利用地域条件,化劣势为优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浪潮,搭上科技发展的列车,使学生学到最前沿的新鲜的知识,让社会放心,使群众满意,也让学生乐学、勤学,从而达到提升农村办学水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目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