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实践教学课程特性出发,结合广告学专业特点,研究如何提高广告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创意能力和团队能力。广告学实践课程的核心素质是创意能力和团队能力,根据创意能力和团队能力的特性,将其和广告学实践课程的授课特点、教学目标和课程组成有机结合。
关键词:团队能力;创意能力;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团队能力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同时,通过结合广告专业特点融合校企合作、师生创业、横向课题;并以团队设计为导向;以学生的创意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艺术表现为基础;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以学科竞赛为引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完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
一、提高学生创意能力的途径。
“智力三维结构”的理论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其特点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创新思维表现为五个方面,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实践和创新素养。创新激情包括观察力、质疑力和想象力;创新实践包括关注力、动手力和拓展力;创新素养包括领导力、沟通力和协同力。
提高学生创意能力的基本原则:提高学生对自己创意潜力的信心,让其有信心去尝试;根据不同人群思维结构特点及时区分出学生不同的创意特质因材施教;强化创造的过程来提高创意;让学生能在合作中共同创意;教授关于创意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教师热爱创意,并让学生能感受到创意的乐趣。强调创意有感而发,重视真实的生活和情感对激发创意的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建立五种氛围环境:
1、在技术、情感、思维支持下又提出一定难度要求的氛围中实现创造过程;
2、营造压力适度的氛围,且根据不同学生承压能力差异化处理;
3、让学生及时得到高水平的反馈意见,且注意保护落后学生自尊心和弱化挫折感;
4、老师向学生提供充满包容性的和可塑的框架,使学生实现自我发展与个性化创意思维。
5、增加高质量的创意作品信息量,激活求知欲和兴趣点,让学生体验创意的乐趣。
二、提高学生团队能力的途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个体创意能力、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差异过大;团队合作认知不足;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偏见;情感与行为统一度不够;主动沟通的意愿不强;过度重视自我发展导致合作行为的功利性较强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偏差、教育内容不完善,以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不足。根据以上问题研究出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对策:
1、提升团队合作共赢认知;
2、提高团队自尊心,营造亲密合作氛围;
3、在实践中组建灵活的有机式团队结构以激活创新行为;
4、通过积累熏陶、动机驱动、乐趣体验、实践融入原则提高团队意识;
5、鼓励分工协作,可以是交叉加入彼此小组的形式完成作业;
6、细化评价标准,避免不劳而获。
同时,教师的课堂提问如果是高认知问题、开放性和启发性问题,以及真正引起师生互动的问题就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且外倾型、自由型思维风格的教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此外,团队心理安全感对团队成员创新思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要强化团队沟通频率和时间,因为沟通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刺激和唤醒活动。这种心理刺激和唤醒有助于产生创意。
三、建设以创新能力和创意能力为切入点的实践教学课程实施途径。
1、明确以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实践教学手段的切入点。
从实践理论出发,结合广告学的专业特点,以团队协作为核心,以创意能力为基础,以艺术表现能力为依托,打造学生的广告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根据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特点强化互动教学模式,课上与课下师生互动时间比例达到一比三。
2、以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优化实践教学课程
原有的实践教学存在各类学科之间缺乏关联性和衔接性、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的缺点,导致有些实践教学课程的重复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以团队能力和创意能力为切入点有利于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以“创意模块”、“团队模块”为基础,“专业视野拓展模块”、“技术能力模块”、“实践渠道建立”为手段,通过老师参与课内外小组讨论、用人单位项目介入、业界专家教学、知识面拓展、思维模式引导、观察力培养、想象力培养、分析力训练、造型能力训练、色彩和构图素养训练、平等实践环境营造、沟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培养、建立资源共享、个性化的理性和感性平衡方案、合理分配为具体途径。在每个课程中体现课程的衔接性、在每个课程之间体现关联性。课程的设置以创意能力和团队能力为本,以校企合作、师生创业、横向课题为辅助。突出“团队、创意”素质的培养。并在此实践课程教学中建立完善合理的考核体系和评价指标。
3、根据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特点推进实践教学课堂创新。
在该实践教学体系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教学的每个环节首先给定设计任务,然后根据实践项目内容和需求,带着问题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团队讨论纠错,最终实施设计。在学习过程中安排设计资料搜集论证、创意可行性分析论证、团队决策论证、设计的细节表现方案论证、经验交流会等讨论环节,充分利用各种环节锻炼学生的创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4、素质考核中增加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比例
在该课程体系下构建以设计过程考核为主的考核体系,增加过程考核中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占比。最重要的是对学生个体差异化考核,以保障恰当的个体压力水平、自尊,并维系团队亲密感。
结语
以团队能力和创意能力为切入点打造广告专业实践教学理论已在本校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的研究希望对广告学实践课程的调整与定型有较好的实践意义,对于应用性本科的各实践教学的课程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科炎,程丽平.沟通心理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 Guilford,J.P. Creativity[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50.
[3] 张建林.研究生的根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4] 刘静荣.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教育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5] Edmondson, A. C.. The Local and Variegated Nature of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A Group-Level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2, 13(2): 128-146.
基金项目:宁波工程学院高教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NG2018015);
浙江省教育规划一般项目(课题批准号2018SCG106);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一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8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