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自制图书,提高中班幼儿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文1 王井雯2
[导读] 阅读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摘要:阅读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任何学习都会事半功倍。多数研究只针对阅读而我从兴趣出发,以阅读最根本的为主,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那么与阅读有关的也相应有提升。
   根据中班的幼儿好奇心强,好动,喜欢可以操作物品的年龄特点,我准备用自制图书的方式,通过让幼儿自己创编故事自制图书,提高中班幼儿阅读的兴趣,使幼儿能爱上阅读,愿意主动阅读图书,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专注力、观察力,培养幼儿自主阅读兴趣。
         关键词:自制图书;中班幼儿;阅读兴趣

 一、问题的源起——本班幼儿对图书阅读兴趣不高
(一)幼儿对图书区没有兴趣
         幼儿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预备技巧;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但我班幼儿对图书区没有兴趣。
         (二)我班幼儿阅读兴趣不高的原因
         1.意识不够
         调查结果还表明,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时间较少,每天坚持者寥寥。
         2.能力有限
         虽然教师掌握了关于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但是在教育目标不明确的前提下,教师把握不好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度。教师、家长对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能力有限。
         3.资源匮乏
         早期阅读并不等于识字教育。在理论上家长比较认同这个观点,但在为孩子购买图书时,家长首选的还是“智力类”(识字、学数)图书。
         4. 缺乏家庭亲子读书的培养环境 
         (1)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多(该项支出已经占到家庭收入的30%),却很少在时间上正确的投入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 
         (2)家庭环境的布置上不利于早期阅读的开展,能够有意识的为孩子准备了书房、书橱、书桌的家庭比例不到3%。研究显示,父母给与孩子愈多读写方面的支持,能产生很大的差异。纵使其他因素如父母的教育程度列入考虑,结果是一样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中二班全体幼儿
  (二)研究的目标
         1、幼儿能对图书产生兴趣,并逐步爱上阅读;
         2、家长能重视幼儿的阅读情况;
         3、教师通过有效方法,使幼儿爱上阅读,并发展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三、我们对早期阅读兴趣的认识
         (一)对早期阅读的解读
         早期阅读,顾名思义,就是指学前期儿童的阅读。一谈到阅读,家长们首先想到可能就是看书、识 字。其实,对于学前期幼儿来说,阅读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
         (二)开展提高中班幼儿阅读兴趣的活动时应遵循的原则
         1.因材施教性原则
         每一位幼儿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益智类图书;有的觉得一般的图书太枯燥,喜欢可以操作类型的图书;有的幼儿对自己有经验的事物较感兴趣,喜欢记录类图书……我们针对不同幼儿的兴趣爱好制作不同类型的图书,并邀请家长参与到自制图书的活动中。
         2.家园共育原则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长的教育观念、态度对幼儿的阅读兴趣的提升是有直接的影响。家长在家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每天陪孩子阅读20分钟的图书,幼儿也能慢慢提高阅读兴趣。


四、研究的措施和成果
         (一)开展问卷调查
         我们先后2次对我班47个家庭发放了调查问卷,对幼儿在家阅读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了我班幼儿的阅读现状,为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自制图书类型
         1.可操作类图书
         有些幼儿不喜欢图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觉得图书很枯燥,图少字多,不知道看什么,不知道怎样看,针对这类孩子,我们制作的可以让幼儿来操作的图书,例如《小猫钓鱼》,先给孩子们讲完这一故事,然后制作图书,请幼儿来当小猫来钓鱼,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根据图上的内容进而来理解这一故事。
         2.记录类图书
         有些幼儿对自己参与的有过一定经验的东西感兴趣,针对这类孩子我制作了以幼儿自身为主人翁的春游的照片,当孩子们看到自己出现在书中,就可以以此为基础讲述自己的故事。
         3.创编续编故事类图书
         有些幼儿能力较强,他们可以通过一个故事,然后自己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续编故事,如《龟兔赛跑》孩子们自己编出第二次乌龟和兔子又约定赛跑,这一次兔子有因为看到路上的风景又忘了比赛,结果又输啦。有的幼儿编的乌龟坐飞机很快就到了,等等。通过他们自己编的故事做成的图书,幼儿的兴趣也很浓厚。
         (四)总结教育方法
         1.针对幼儿的方法
         集中教育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我们主要采取集中教育活动法。在教育活动的设置中,一些是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目标,自己设计、创编的;
         区角记录法——每周孩子们都会有区角游戏,从开展这一课题开始,陆续有孩子愿意到阅读区看书,我们会对来区角看书的部分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并反思自己还需要加强的地方;
         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我们会举行讲故事比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给予幼儿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不断的自信起来;
         环境感染法——环境是无声的老师,幼儿生活、学习的环境对幼儿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我班幼儿的操场的柱子上贴了《树上的小耳朵》的延伸活动,幼儿给光秃秃的大树贴上或画上小耳朵,并跟幼儿一起讨论“小耳朵会偷听到什么”?进一步丰富了幼儿教育的形式,创设了幼儿阅读活动的氛围。
2.针对家长的方法
         个案交流法——教师将幼儿在园阅读图书的各种情况及幼儿在阅读上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办法跟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家长观察幼儿在家阅读情况以及改进后的情况于老师回馈,帮助幼儿早点爱上阅读。
         五、研究的效果
         (一)幼儿的变化
         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爱上阅读;现在玩阅读区,不用老师来安排孩子去参与,很多孩子也能主动到阅读区去看书,有听过的故事,能边看图边自己回忆故事,没听过的,也能观察图片,简单猜测故事内容。有些能力强的孩子还会给部分孩子讲故事,并跟其他幼儿分享他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在区角中能自由阅读读书。
  (二)教师的变化
         教师找到让幼儿爱上阅读的有效方法,发展幼儿自主阅读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对于以前较头疼的区角没人去阅读区就很轻松了。孩子们能自主进行阅读。
(三)家长的变化
         引起家长对幼儿阅读的重视;多数家长了解到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对个案也及时回馈,参与到自制图书的活动中,并且多数家长能每天坚持陪孩子在家阅读图书。
         六、研究中的困惑和思考
         回首走过的路,我们诸多感慨。中班幼儿是以成人的言行为参照物,而白天陪伴他们共同生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平时我时刻要求自己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有时候,当我们发现有些幼儿把书卷了起来,就马上说:“你这样,图书要疼的。”在拟人化的语气下,孩子善良的天性得到发挥,他们就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虽然我们也曾面临了无数的困境,但我们毅然决然的坚持下来了。欣慰的是我们勇于尝试并走到了前面。随着更多的教育者加入到这个行列,相信我们能共同为幼儿教育撑起一片晴朗开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美)阅读问题专家乔治·史蒂文斯  《教育史上危害最大错误认识》
[2]中国语言文字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佟乐泉 《识字与阅读应同步进行》

作者简介:刘文(1991-04),女,汉族,学历:本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