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系统、抽象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数学思维的养成是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渗透,是不以一时之间,所以要注重教学细节。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
引言:
数学思维能力在我国新课标中都有明确指出,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分析,通过归纳和类比,可以将数学观点用自己的话语进行总结,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理解数学关系,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所以其本质在于实践和探究。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逐渐完善,思想逐渐完整,人格逐渐健全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利用数学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成长的必要环节,也是学生个性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健全,能够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原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更好的生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教学理念经过多次的重塑,不仅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更是为了迎合学生的个人成长规律,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更加高了,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创新思维,更要拥有学科思维,利用学科思维辩证的解决问题,从而养成辩证统一的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仅仅是教学理念要求,也和现代社会的背景紧紧相连。在信息时代,不管是生活或者是学习,严谨的思维是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社会规律息息相关。
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本质就是通过严谨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指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经过数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让学生逐渐掌握数学能力。
(一)加强反思,引导总结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总结,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及时的发现数学问题,总结数学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通过习题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没有刻意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只是在习题中锻炼了自己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其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现在,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通过习题进行反思和总结,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以后,布置几道不同类型的数学练习题,学生在练习完成以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反思习题为什么要这样解,并总结这一类习题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经过反思和总结对课程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反思和总结中学生会自主思考,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1]。
(二)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高中生的探究意识还不够明显,需要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探索,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会发问、分析、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最终在数学探究活动中逐渐行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完《推理与证明》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课程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活动,确定推理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教师可以将《推理与证明》课程和《圆锥曲线与方程》课程进行结合,让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和思想证明圆锥曲线和方程的基本原理,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的圆锥曲线与方程的习题,并专门给一个错误的答案,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验证题目的正确与否,如果题目错误,请阐明理由,并推理出正确的解题步骤,正确的话则发之。教师设计出了一个有争论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推理和验证,学生势必会通过验证和推理、分析找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一步一步的让学生进行探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优化数学教学方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要对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通过灵活的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师主讲的教学方式已经完全不适用了,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通过有效的课堂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科学的探究。另外,教师也要注重课堂导入,尽量少用直接导入法,可以采用问题导入,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多样的课堂导入进行分析,了解课堂重点,进行自主思考。例如,在学习《解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可以以问题导入结合实物导入,高中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师抛出更加深入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问题设计可以是三角形怎么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索,学生经过小组探讨,会慢慢接近课堂重点,5分钟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正式内容,教师可以先将公式抛出,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分析和推理,经过推理和分析,学生对公式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探索。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和探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生将要面对复杂的现实,健全学生思维能为学生的后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辉.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 学周刊,2018(15):102-103.
[2]鲍雨婷.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心得[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