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教育的开展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最终的考试当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是让学生真正的具备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应当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时刻的保持创新活力,不应当秉承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固定僵化模式来思考数学问题,而应当更多的探讨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解决方式。本文就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探讨高中数学课堂上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具体措施,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引言:
数学教师的错误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导致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枯燥无聊的,而一些高压式的教学方法则会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多的产生排斥感,逐渐的丧失学习过程当中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甚至还可能会打磨掉学生的创造性潜能。高中数学的教学不应当仅仅追求让学生在高考当中得到高分这一个目标,还应当充分的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课堂上的积极与活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中激发出自身的创造性潜能,并使得自身的数学核心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
一、结合图像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师可以在数学概念的讲解过程当中用图像作为辅助工具来强化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并使得学生在自己的日后学习当中更好的将数学图像与数学概念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函数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当中便可以结合数标轴来进行相关的概念解读,将x轴和y轴分别的对应自变量x和因变量y,直角坐标系里面与函数对应的每一个点连接起来的图形便是该函数所对应的图形。这种绘图法的方式能够使得函数当中的数量关系以更加直观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也能够使得这一数学函数所预示的数量关系以图像的方式更加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头脑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的依据给出的函数来绘制出相应的直角坐标系图像,在绘制完毕之后,让学生根据图像当中所显示的数量关系,运用自己的简明语言来对其进行描绘。这种观察与描述的学习方法也能够使得学生对这一数学概念的认知更加的深入,同时也能够很好的激活学生头脑当中图形结合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实践当中更好的应用图像这一学习手段来开展创造性学习[1]。
二、设计小游戏提高学生专注度和兴趣程度
数学教师还可以在课堂讲解过程当中设计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小游戏来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更加专注的状态来开展学习。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内部开展等差数列列队的小游戏,让学生以等差数列的方式和概念来进行列队设计,班级内部的所有学生排成几个列队,要求从第一列开始,每一列的人数以相同的常数来作为递增量,最终使得班级内部预先指定的的每一名学生都进入到队列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思考这一小游戏的过程当中寻找多样的解决方法,探讨不同的排列方式。学生能够在游戏互动当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尝试,同时也能够很好的发现数学课堂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所在。这一课堂小游戏能够使得全班的学生都积极的融入进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游戏的开展当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这会很好的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当中的专注度,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对等差数列的概念和应用进行练习[2]。
三、鼓励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数学教师在例题讲解的过程当中不应当让学生养成一种固定的思维,虽然数学题目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解决数学难题的方式却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白例题讲解当中的解题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可行方式,学生可以自主的思考和发现其他有效的解题方法。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对于数学题目的多样化解答的练习,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寻找不同的答题方案。学生也可以以小组探讨的方式来与组内其他的成员分享和交流不同的解决方法,这种探讨能够使得不同的想法产生良好的碰撞,让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生的思考过程和不同解决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拓宽自己的思维,在解决同一道数学题目的过程当中以另外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来思考。多样化解题方式的训练能够使得学生更加活跃的思维来开展数学思考,使得学生更多的思考不一样的方式方法,不断的去努力探究更加高效的数学题目解决方法,而创新往往就是在这种多样化尝试当中所产生的。
四、结束语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联想能力,使得数学概念能够以图像的方式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头脑当中。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的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度和兴趣程度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在浓烈的兴趣之下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内在的数学学习潜能,并在自主性和创造性上有更好的表现。教师也应当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多样化解题思路,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数学问题,以此来寻找不同的解决方式,这对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郑晓飞.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2]陈利民. 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上飞翔——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