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磊
[导读] 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提升推动时代快速进步

         摘要: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提升推动时代快速进步。在当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下学生所必要的技能手段。然而,当下学校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就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策略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策略分析;计算机教学
         引言
         我国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教育,在教学科目设置时积极开设计算机课程。但是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削弱了教学效果,使学生逐渐丧失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信心,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地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也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的重要的反映。
         1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教学内容滞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安全威胁呈现多样性的发展特点。在人们面临信息安全威胁不断增多,且危险的形式呈现多样性的情况下,传统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采用的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便会凸显出来。同时,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识,这种情况下,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对学生的吸引力将会较大程度的降低,造成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
         1.2计算机教学基础设施较为陈旧和落后
         计算机课程需要强大的软件基础设施以及硬件基础设施作为支持,计算机课程基础设施较为昂贵,因此,需要投入很多资金。然而,很多学校虽然配备了基础设施,但是没有及时更新,无法对基础设施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致使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陈旧的计算机设备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技术要求,还有些学校学生人数和计算机数量不相匹配,学生在上课时轮流使用计算机进行练习,从根本上影响了计算机教学效果。
         1.3课程中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待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信息安全保护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无法达到保护信息安全的目的。而单纯依靠技术层面的,则无法确保信息安全保护的全面性、科学性。目前,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教学中,课程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学生在实践学习层面的主动性不足,缺乏主动学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的意识以及创造性利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大力弘扬新课标改革的环境下,各个学科都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一改自己原来的地位,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仍然是单一式地向学生灌输教学知识内容,学生仍是被动式接受知识,这就与教学一开始的目标相违背,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学习成果也会随之达不到预期目标。
         2解决出现问题的一些相关对策
         2.1加强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明确而长远的教学方向,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对于计算机教学成效的检验,还应该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比中下手,提升计算机课程成绩在学生综合评比中的比例。 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认为信息技术教学对中学生不重要的态度,充分的认识到掌握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在未来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经常性的组织教师培训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实际的操作能力,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适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教学课堂上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授课环境变得丰富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将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化为一些视频图片等进行教学演示,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因此,教师要主动学习多种技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配合相应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一些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将学生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2.3立足学生,注重学习体验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要集中注意力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构建丰富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体系的碎片化管理为基础,以实现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通过系统化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学习体验的过程,让学生融入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中。基于学生学习习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为主,确定合理化的学习方案,营造和构建和谐稳定的学习体验环境。可以构建慕课教学,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关联教材内容,并通过二维码技术紧密衔接和关联慕课,在教材与慕课进行关联的过程中,实现紧密衔接,实现教学资源的互联互动,并可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思路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结合现有知识体系的融合,使得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内容的创新程度更高。
         2.4完善计算机教学配套设施
         开展计算机教学必须要依靠充足的教学配套设施,先进和充足的计算机设备是教师开展计算机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学校必须要定期投入资金和人力到计算机房,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及时检查和更新换代。此外,为了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计算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计算机教师信息技术操作的能力以及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和人员,包括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计算机设备维修人员等,促使计算机教师能够专心、踏实的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
         2.5深入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师在教学前要把握教材内容,确定教材目标和教学内容,熟悉教学重难点,准备课件时要有针对性设计,重点突出重难点,避免对教材的照搬全抄,结合自己的思考,融合整体教学内容,搭建清晰的教学结构,设计出适当的教学方案。从实际出发,简介精要覆盖住知识点,清晰明了的教学课件有利于学生把握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
         结语
         总之,在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培养中,必须立足当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找寻影响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原因,从教学涉及的各个层面入手,不断地推动计算机安全信息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对策略研究.科技风,2019(29).
         [2]万博文.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农家参谋,2019(10).
         [3]王晓鸿.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19(16).
         [4]王珠珠,刘雍潜,李龙.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10).
         [5]韩孟晗.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无线互联科技,2019(24).
         [6]张静.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9(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