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如何发挥家庭教育资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陈远辉
[导读]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基于成长必然需要走过的两个阶段,其中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起源,还是学校教育成效的保障,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优劣。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教育进程与效果的作用,积极构建家庭数学教育与学校数学教育的桥梁,由此以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共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本文拟在探讨小学数学学习如何发挥家庭教育资源,家校联合共促发展。
重庆市潼南区崇龛九年一贯制学校  402677
        摘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基于成长必然需要走过的两个阶段,其中家庭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起源,还是学校教育成效的保障,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优劣。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资源对于促进小学生数学教育进程与效果的作用,积极构建家庭数学教育与学校数学教育的桥梁,由此以家庭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共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本文拟在探讨小学数学学习如何发挥家庭教育资源,家校联合共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家庭教育 方式策略
       
       
小学是学生由幼儿时期迈向儿童时期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身心初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塑造性往往很强。在此期间学生习得的知识、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往往会伴随学生一生,对其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尤其对于小学数学这一学科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而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只依靠学校教师的教育,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也是促进学生学习进程的重要推动力。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家校联合促进教学。
       
        一、​家长加强监督,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尚处于幼小衔接过程的小学生而言,对于按时完成数学教师​的作业或其他任务缺乏清晰的概念,且缺乏一定的自律性,往往出现不按时完成任务、隔天交作业的现象。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督促家长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与义务意识。
        一方面,数学教师应使家长了解课堂进度与任务安排,将每个周的课程计划表与每天晚上的作业发给家长,使家长及时了解授课进度,进而更具针对性的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每天晚上家长都应对照作业单检查学生每项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并装进书包。除了关注结果之外,家长还应注重学生写作业时的写作姿势、做题速度与态度、审题习惯、书写规范等等,并及时加以纠正和指导另一方面,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时候无法全面掌握课堂教师所授内容而导致不会做作业,家长则要在不让孩子依赖父母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充指导,重视讲解整体层面的数学知识,而不是单单某一题目的解题思路,由此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独立性与积极性。同时家长要发现孩子在知识上的不足之处,在孩子们完成学校教师任务之后为其布置额外补习任务,例如出几道常错题与易错题给孩子做,由此不断提升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与效率。
        小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往往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其提供知识或方法上的帮助,对于孩子的任务完成成果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
       
        二、家长注重引导,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有强有弱、后天接触的教育也不甚相同,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很大。

有的学生具备适合自己并且效率很高的学习方法,有的学生则是一味跟随依赖教师学习的“笨方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鼓励家长​注重引导,促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
        首先是审题习惯。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认真严密的审题方法对于提升准确率与做题效率都具有重要帮助。例如“236+27-106=?”,很多学生会直接排着算,但是审题仔细的学生就会先算“236-106”再+27由此提升解题效率,家长就应注重培养孩子这样的能力,通过观察孩子的演算纸推理孩子的解题思路与审题方法加以指导。其次是独立学习能力。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学生而言,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知识上的指导,但是不可以让学生对家长形成依赖心理进而降低课堂效率,而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遇到难题先鼓励学生认真读题寻求方法,再一步一步引导,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最后,规范学生的写作姿势和卷面整洁。学习能力的高低往往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规范密切相关,良好的姿势与清洁的卷面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及保持都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是学生一生塑造性很强的阶段,这一阶段形成的能力往往会终身伴随学生,为此家长要与学校配合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断启发学生思维。
        三、家长提升激励,保持数学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家长与教师的夸奖与激励往往具有很强的追求与期待。为此家长要迎合孩子心理,创设家庭奖励机制,保持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在学期开始之初,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一套完成的学期数学学习目标,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与排名、独立完成作业次数、因粗心大意犯错次数等等,学期结束后家长针对目标完成程度做出综合评估,按照之前承诺对于孩子进行相应的奖励。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针对孩子每一次进步提出口头表扬或物质奖励,由此激发并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认真程度,让孩子在家长与教师积极的表扬之下获得前进的信心与动力,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绩。
        认可、赞美和鼓励,是小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前进因素,教师与家长都应认识到积极科学的激励的重要性,并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动力,保持其高昂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学习作为基础性的教学任务,需要家校联合共同促进,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价值,充分挖掘发挥家庭教育资源,构建高效稳固的家校联合数学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石光辉.家庭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学教学通讯,2019(34):72+74.
        [2]荣建清.家校互动 助力小学数学教学[J].求知导刊,2019(32):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