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二古姐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二古姐
[导读] “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是陶行知先生关于动手和动脑的经典论述,也是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的科学理论依据。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建立数学概念,进而促使他们的数学能力获得发展。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更好地发展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等多方面的素养,从而使有效学习成为一种必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色尔古寄宿制小学  623500
        摘要:“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是陶行知先生关于动手和动脑的经典论述,也是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的科学理论依据。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建立数学概念,进而促使他们的数学能力获得发展。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更好地发展观察、分析、思考、归纳等多方面的素养,从而使有效学习成为一种必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运用
       
       
引言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来展开数学知识的探索,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由此可见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以及数学能力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那么学生就会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相应的,学生就会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动手意愿也比较强,因此教师要创设动手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意义
        当代的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课堂上的时间十分有限,完全按照教师的想法进行学习,或者是单纯开展做题模式,并不能帮助学生在自身的能力、素养上得到良好的提升,还有可能因此出现阻碍。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进行良好的培养,其具有的积极意义较为显著。首先,动手操作过程,是印证数学知识的过程。很多学生之所以讨厌数学,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并不了解数学,也不懂得运用的价值。动手实践的时候,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和掌握,并且在数学的学习和体验上,取得更多的感悟,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挑战上,进行科学的应对。其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能够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模式,二者几乎没有太多的互动,想法也不能求同存异。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够在各自观点的发表和相互借鉴上,取得更好的效果,有利于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育。
        二、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动手操作,扫除思维阻碍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确如此,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必定是让人记忆犹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动手操作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扎实的表象积累,扫除思维阻碍,优化学习效能。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操作体验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力,并在操作活动中学会反思,理顺思维的脉络,实现学习障碍的有效突破,让整个学习活动变得事半功倍。
        (二)发挥学生天性
        正如前面所讲的,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的特点,所以就会拥有好动的天性,想要更为高效有序的进行小学数学的教育,就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好小学生这一天性,而动手操作的方式就能够很好的利用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实现教学目标。

在进行数学的教学当中,可以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打个比方,在进行圆柱与圆锥部分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教师仅仅是进行理论的讲授的话,对于小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小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圆柱或者圆锥体,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让小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圆柱或者圆锥进行学习,更好的认识圆柱和圆锥,将原本抽象的东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具现化了,更能够方便小学生去进行理解。
        (四)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初步展开几何性质的学习
        小学阶段会涉及简单的几何知识,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几何知识的抽象性,所以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仍然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具体的几何实物能够降低几何知识的抽象性,能够促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展开几何知识的构建。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走进数学几何,从而促使学生初步展开几何性质的学习。
        (五)加强生活化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实践操作来讲,想要更好地巩固成绩,有必要在生活化的应用上,做出加强。首先,数学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我们不可能脱离数学而存在。例如,电梯的楼层指示、日常的钟表指针、时间的计算等,都是数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培养和锻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体验,并且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能够意识到数学的存在价值,吸引学生主动地记录和学习;其次,生活当中的数学应用,与日常的物品购买、距离的计算等,同样具有较大的关联,要懂得让学生设定不同的体验主题,在数据搜集和实际计算上,进行对比分析,这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综合培养,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
        (六)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
        任何一个学科知识的构建,都需要一定的巩固练习,小学数学当然也不例外。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引导学生展开计算题目的练习。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展开动手操作方面的练习,从而在丰富课外练习形式的同时,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巩固知识体系。例如《简单的统计》,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和体会简单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意义和实际中的运用,进而促使学生初步形成统计的仪式。当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了统计表的意义、组成部分以及种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经历数据收集、分析、整理以及统计表制作的全过程。如学生们可以询问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要将常见的体育运动形式罗列出来,每一个学生最多选两项体育运动,然后学生要将具体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汇总,最后通过复式统计表的形式呈现出来。整个实践探究过程中,学生会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学生会深刻感受到统计的意义和一目了然性。
        结束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动手操作当成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拐杖,以此来有效引发学生的学习观察、学习思考与学习创新等,进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世界的本领,使得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四萍.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情感读本,2018(27):27.
        [2]宋云东.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18(10):48.
        [3]段磊.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18(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