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有效互动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5期   作者:高菩阳
[导读]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汉语走上了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我国愈发重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本文聚焦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教师必备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两方面来讨论如何实现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有效互动。
吉林外国语大学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汉语走上了国际舞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我国愈发重视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本文聚焦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教师必备能力素质和课堂教学设计两方面来讨论如何实现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有效互动;教师素质;课堂教学设计
       
       
一、互动教学定义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学者奥尔莱特指出:“师生互动是语言课堂的基本事实,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生动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
        刘家访教授对互动教学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互动教学是建立在‘互动’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认识、理解、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课堂各要素的调整与整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谋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
        二、国内对外汉语课堂互动研究
        孙德坤指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过程。课堂互动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目前针对课堂互动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王晓钧通过分析综合性汉语教材编写的九个矛盾,探讨了如何运用互动性教学策略来编写对外汉语教材;张林军从教师教学行为、学习者参与互动行为的特点、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三个角度探讨互动教学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李燕梳理了互动假说的观点,探讨分析了在课堂教学情境下,语言互动行为的特点及互动行为对语言教学的多重效用;孙冬惠探讨并总结出互动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构建原则:①交际性原则:以问答互助为核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②统一性原则:教师和学生的统一,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统一。③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课型、语言要素进行不同形式的互动。④实效性原则:注意学生对互动的的可接受性及互动行为的有效性。
        三、教师必备能力素质
        1.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悠久的语言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由于教学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他们对汉语的语法表达,汉语知识还不甚了解。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知识储备既包含语言知识也包含文化知识。
        如:学习者造句“明天四点我正在下课。”教师立即纠正“‘正在...’应接持续性动作,下课不是持续发生的,不能这样说。”这就是语言知识。
        再如:教师被问到“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看月亮?”回答:“中国人会通过月亮来传递思念。”这就是文化知识。
        2.具备贯通中西方文化的广博学识
        对外汉语教师除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学贯中西。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中,会不可避免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只有教师深入地了解双方文化,才能避开学习者背景文化中忌讳的点,找到最适宜、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点。这样就避免了,教师为互动而互动,为提问而提问,教师侃侃而谈,学生兴致缺缺的无效互动现象。
        3.具备灵活的反应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情况,对外汉语的课堂更是如此。因为学习者生活在其他文化背景下,容易在课堂上发生文化碰撞,出现沮丧、紧张、甚至挑衅的表现,此时,越发考验对外汉语教师的应变能力。如:学习者提出质疑,打断教师授课节奏,就需要教师迅速作出回答作出反应,迅速恢复课堂秩序。


        四、课堂教学设计
        1.课前预设
        为确保教学步骤能够顺利进行,对外汉语教师应进行课前预设。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审慎性、冲动型、场依存型、场独立型;情感因素:动机、态度、焦虑;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等来预设自己的互动。
        如:班级普遍8-10岁小学生,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多数是冲动型的学习风格,会积极回答老师问题,但不注意思考对错。那么就可以设计积分奖励,只奖励回答正确的学生,多次进行正向强化。既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又让他们注意思考正确答案。注意强化学生的内在动机、融合型动机,使其产生由外在要求学习汉语到自身产生兴趣主动学习汉语的转变。
        2.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
        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创设情境。情境的设定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艰深,最好是触手可及的事物,如:用学生身边的笔、水、服装等创设情境,便于学生联想与理解;多次利用同一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再加上新的语言输入,即运用克拉申i+1输入理论,最大限度利用熟悉情境,便于学生将知识同化顺应。而多情境使用需要时间消化理解,容易造成学生认知思维混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完成语言的输入与输出。
        3.设置互动式课后作业
        互动不仅可以在课堂导入和操练中实现,也可以运用到课后作业。相比传统的抄写、背诵、造句,互动形式的作业更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如: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同学们明天四点给老师发微信语音告知此时自己正在做什么。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完成了知识输出。
        结语
        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既需要对完汉语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求具备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既需要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前依据学生学习风格、情感因素、生理因素进行情境的预设,又要求课堂中创设合理缜密可多次使用的情境,最好再布置互动式课后作业,这对对外汉语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当中重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灵活机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强.互动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5
        [2]管俐欣.对外汉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设计[N].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2011
        [3]孙永红.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J].长春大学人文学院,2007
        [4]何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互动策略[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8
        [5]韩东.全球汉语热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广西大学,2012,6
        [6]张晓妤,孙琳琳.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的对外汉语教师综合素质研究[N].沈阳大学,2019,8
        [7]刘浪花.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对MTCSOL培养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8.
        [8]王波涛.汉语教师志愿者培养途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高菩阳,1996年,女,吉林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在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