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验式阅读——谈高中生个性化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黄旭耀
[导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我们学习识字认字都是为了进行阅读。而体验式阅读是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感受、关注、欣赏、评价阅读文本,然后通过自己的体验,将那些陌生的、外在的、与自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融于心智的阅读活动过程。这种体验室阅读教学实效性很强,值得每个语文教师去研究和思考,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高中生;个性化阅读教学
        引言:一个人的阅读史,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它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阅读,甚至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高中时期的学生学业繁忙,学习很是辛苦,每天都面临着高强度的压力,对于阅读这种枯燥的事情几乎是避之不及。但是,阅读不仅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甚至是人的一生中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教师需要采用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悦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在倾听中体验
        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而开始的,体验式阅读教学的这种方式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不同形式的体验,把抽象的文字、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所以,关于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从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方面下手,让学生们在倾听中感受到文本所传达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1】。例如我们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这一课时,如果教师知识按照教学任务讲述一通,告诉同学们《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先生所写的著名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的线索是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体现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细腻柔和,婉转轻盈,诗人描绘出的意境以及画面,都深深呈现了他对康桥的爱恋,对过往生活的留恋以及不舍,同时展现出了诗人无能为力的哀愁。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们粗略的理解了这篇文章的文本以及背景内容,并不会触动学生们的心灵。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做好相关课程的PPT课件,里面穿插一些背景信息,图片,以及最重要的音频,让学生们看着背景介绍和图片,然后倾听名家朗读的音频,听完一遍之后再要求学生们跟着音频一起诵读,帮助学生们更深的体会到其中的情感,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诵读中体验
        诵读是学生们有效感知文本、迈出阅读体验的第二步。诵读可以将文本中语言的音韵、节奏以及所蕴含的感情色彩以最直观的形态刺激学生们的大脑,将一切抽象化为具体,从而使学生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获得更深的感悟。
        诗歌的感情色彩非常浓厚,篇幅短小,却每一个字都浓缩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大声诵读,体会出其中蕴含的情感【2】。例如我们在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让学生们听几个版本的范读,教师根据范读的气氛为学生讲述作品中国破家亡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内心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然后指导学生们诵读,把握好全文的基调,营造出孤独忧郁的气氛,读出作者内心的哀婉凄苦。诵读更能使学生们体会到文本的魅力,从而提高对阅读的兴趣。
        三、在讨论中体验
        每个学生们都是不同的个体,尤其是高中时期的学生,大脑思想都已较为成熟,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以及成长过程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思考方式、思维形式也都是不同的。在阅读中,面对同一个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这就出现了一种缺陷,个体所获得的知识也往往是个别的、无序的、甚至是偶然的。所以这就需要学生们不断的与同学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研究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的理性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创造环境,提供讨论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体见解,然后在思维的碰撞中使得每个学生的个体认识得到升华,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3】。例如我们在学习《窦娥冤》这一课时,教师提出“关于应验窦娥誓言的这部分内容学生们有何看法”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一些学生认为这是荒谬的无稽之谈,不切实际的,不应该存在于课本之中。一些学生则认为,这是剧情需要,更深一步的展现出窦娥的冤屈以及当时社会的黑暗,并且为平反冤屈提供了契机。教师采取学生们讨论中的有用信息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个悲剧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通过讨论、分析,学生们加深对人物以及时代背景的了解,完美的达成教学目的。
        四、在想象中体验
        教师可以筛选一些经典小说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去阅读,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收获知识。高中是竭力汲取知识的一个时间段,但是在这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内,我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这一个,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从而使得学生们的大脑思维更加健全。因此教师在筛选经典文章的时候,就可以侧重这一点。例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这篇小说构思精巧,结尾出人意料,留下的悬念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故事的发展脉络,续写结局。在学生们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精彩纷呈的结局,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想象力。
        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结果就是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体验,对文本进行自主吸收、自主理解、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在学生们自身的感悟体验和交流中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哓莉.体验式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58.
[2]黄家容.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0:81-82.
[3]周一贯.体验式阅读:走出低段教学的困顿[J].语文教学通讯,2017,06: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