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思考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赵阳
[导读] 由于春节以来的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我国推迟了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时间,
        摘要:由于春节以来的新冠疫情形势严峻,我国推迟了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时间,常规的教学方式无法进行。所以,基于对教学需求的考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了“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而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需要教师从教学方式、策略等方面进行利弊分析和优化。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期间,主动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网络教学也是为了能帮助学生们更加顺利、有序、有效地学习,这也是目前老师们都在努力摸索和实践的事情。
        关键词:疫情;线上教学;实施策略
        引言:疫情的不断蔓延,使假期越来越长,而线上教学则是一种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线上教学虽然拉近了时间、空间的距离,但是,师生在现实中产生的距离,让教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的掌握产生了延迟,甚至出现了盲点。师生对于在线交流方式的不熟悉、不适应,则使教师固有的教学策略出现了偏差,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积极应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一、对线上教学的思考
        1.思考清楚教学任务
        教什么,尤其是线上教学的任务应该提前评估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家庭线上学习设备的配备水平与教师远程教学的能力等现状。由于在校的学习环境与家庭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线上教学更应该坚持贴合实际、注重务实、更科学合理。
        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新课标规定的对中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同时,要重视对中小学生普及疫情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现在情况的严重,提高自我防范。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压抑的氛围,容易感染到孩子,及时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
        2.需要教师与家长做好联动
        线上教学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特别对于教师来说,教学节奏、学习进度、学业评价等各方面都不易掌控。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老师与家长紧密配合。从教师角度看,应该与家长经常沟通,更多的希望家长做好监督和配合,提高教学效率。而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则需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有能力的话更加要辅助教师,监督孩子做好课后作业;调节时间安排,确保孩子做到劳逸结合,积极与老师交流孩子最近的情况,确保信息互通、共享。
        二、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进度不统一。基于疫情期间,各学科老师及教研人员都居家办公,在教学进度上不能随时相互了解,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师之间、学科之间、校校之间的教学进度不统一。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学校复学,区域间的教学秩序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
         2.学生监管不到位。互联网消除了师生之间时空的距离,但也拉开了师生现实生活中的距离。相比于在学校,家里的环境总是容易让人变得懒散,家长的不专业让学生的学习缺乏有效监督。教师不能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学生参与度较低,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
        3.学习形式单一。教学以文化课为主,音乐、体育、美术、思想政治等学科教学缺失。
        4.过于依赖于网络资源。部分教师缺乏钻研精神,严重依赖网络资源。在线教学采取给学生推送微课、教学视频、课件等资源,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由于缺乏在线交流互动和监督,学生缺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实施线上教学的策略
        1.同学科统一备课,实现教学同步
        基于疫情期间,各学科老师及教研人员都居家办公,在教学进度上不能随时相互了解,学校要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以教研组为单位,统一组织大家进行备课,以达到进度相当的目的,也能方便于复课后统一整理开展教学任务。
        各学科备课组长应组织教师网上集体备课,做好学科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等常规工作指导和协调工作。任课教师精心备课,科学施教,安排好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等常规项目,实施好线上互动,开展好线上指导、答疑、推送资料、批阅作业等。布置作业也要适中,量力而行。规范好每节、每天的课堂时间,不要过度教学,统一各个年级及学科的教学进度。
        2.做好课前准备,预热课堂
        老师在正式上课前做好课前预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更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采用网络交流平台(微信、QQ、钉钉等)提前一天将要教学的课件提前传入到了交流群里,让学生先熟悉大概框架。这样能够让大家对本次的教学内容有了大致地了解。老师可以在签到环节采取灵活一点的方式,如签到时设置一个和本节课程相关的小问题,让学生们回答才算打卡成功,这样也能让学生主动预习,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应该利用网络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进行监管。特别是要找出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网络交流工具、电话等手段及时跟进,督促学生有效开展学习。
        3.调整课程安排,重点关注健康
        科学设置课程,坚持五天教学制,科学统筹好安排文化课、音体美,心理辅导及实践等各项学习活动,保证各项课程的开设保质保量、适时适度,保证学生每天有满足兴趣、锻炼身体的时间。使得同学们能在疫情期间也能正常的进行学习与生活,不至于荒废时间。
        网络教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对学生视力会造成很大负担,基于学生视力保护和身体健康考虑,教师应严格控制网上课堂时间,不能拖堂,并且监督学生控制好屏幕距离。其次,在每天的课程后要安排出学生做眼保健操的时间。此外,虽是线上教学,但是体育课不能停,要规划好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
        4.多种形式教学,保证学习效果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教师应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渠道,确保学生的相关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1)直播教学。日常教学中老师要以直播课程为主,师生同时在线,互动教学,这样也效果和效率最佳。
        (2)布置课后作业。虽然不是在学校教学,但是作业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直接途径。直播课程中也应设置习题讲解课。
        (3)网络答疑。在平时的直播课程后,告知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及时联系老师,为学生做出解答。
        四、结语
        “停课不停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师生不能相见的这段时间,依然有序的进行学习,不至于荒废学业;而教师进行线上教学,也是为了尽量减少开学延误的负面影响。这个特殊的时期是对所有人的挑战和机会,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但是特殊时期特殊办法,相信老师们也能通过这次特别的教学经历,更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等疫情归来,更顺利的做好衔接工作。
        参考文献:
        [1]毛会娟.试论中小学线上教学的多方联动机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1-3.
        [2]陈实,梁家伟,于勇,孙艺倩,王润兰,曲馨,李烁.疫情时期在线教学平台、工具及其应用实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5):44-52.
        [3]张辉蓉,刘燚.重大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审思: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J].教育与经济,2020,36(02):3-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