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立足高中数学数列知识教学实践,从“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们数列知识学习兴趣”“对比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们认识数列知识本质”这两个方面入手,针对高一数学数列知识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旨在于优化高中数学数列教学效益及其质量,进而让学生们的数学素养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高一数学;数列教学;激发兴趣;认识本质
有效教学是指有效率、有效益、有质量的理想教学状态。自有效教学这一教学名词提出以来,其一直都是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们所致力于实现的教育教学方向。数列知识是高中阶段学生们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数列知识教学工作,提升高中阶段学生们的数学知识素养及其能力将为学生们日后数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由此,我们足可以看出,优化高种数列知识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做好数列知识有效教学工作的策略及其方式方法,以下,我仅结合自身高一数学数列知识有效教学实践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们数列知识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其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们要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要能利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种种问题。数学学科的这一鲜明工具性特征便要求我们高中数学学科教师都应当积极贯彻与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让实际教学更加契合学生们的生活实践,在为学生们创设熟悉的、亲切的数学生活学习氛围的同时,大大唤醒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发展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我在自身的数列知识教学中就会有意识地为学生们设置生活情境,以此激发学生们的数列知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等差数列”这一知识时,我并没有急于向学生们直接讲解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规律,而是首先为学生们呈现了如下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景:地上堆放着一堆钢管,钢管共有5层,已知顶层7根,底层15根,请用最短的时间计算出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这样的问题是高中阶段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但是学生们可能更多的倾向于一一计算的方式,并不会简便的计算技巧。这时,只需要我向学生们点明“本节课学习了等差数列的知识之后,相信大家就能轻松、快速地计算出答案”,学生们便很容易将由数学问题产生的兴趣转移、调整到“等差数列”的学习中来,为接下来更好地融入到等差数列知识的学习中进而获取高质量的等差数列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设置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们数列知识学习兴趣之于达成高一数学数列知识有效教学目标所发挥的重要意义由此得到了充分凸显。
二、对比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们认识数列知识本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学生们单纯地学习某一知识点,忽略了知识与知识点的密切联系,这就致使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认知与理解是相对较为浅显的,是未能触碰数学学习本质的,这样的孤立式学习效果势必不容乐观。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妨将联系密切的数学知识集中到一起,让学生们在细致对比与分析的过程中分析知识点的异同点。这样的一番对比式探究活动下来,学生们的数学学习认知与理解会更为深刻,这也是提升学生们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我在自身的数列教学中就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在对比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们认识数列知识的本质,大大优化与提升了学生们数列知识的实际学习效果。例如,我曾带领学生们系统地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这两个极为相似的数学概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究与对比。从定义、判定方法、证明方法、递推关系、通项公式、主要性质、前n项和公式、前n项和性质等等各个方面,学生们进行了对比式的探究。这样一番对比下来,学生们自然便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两者的相关数学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大大推动学生们数学探究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能力等的显著提升与发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的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益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这便是对比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们认识数列知识本质的意义所在。
三、结束语
数列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升数列教学的效益及其质量有助于学生们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与发展。以上仅为我个人关于高一数学数列知识有效教学的粗浅见解与认识,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让更多的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都能深刻意识到数列教学的重要性,并能用对方法、用好方法,切实提升高中数学学科数列知识的教学效益及其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海东,陈娅.探讨关于高中数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21):107-107.
[2]靳志宏.高中数学数列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04):56-56.
[3]王梓洋.浅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学习心得分享[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8(02):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