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作为一门覆盖范围广,涉及因素多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学生学习难度大,导致挫败感越来越强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低,如何能够再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成了教师们长久以来十分头疼的问题。互联网因其信息量大,用处广泛的特点解决了很多领域的难题,那么如此“神通广大”的互联网对于现阶段物理教育面临的困难能否“再创辉煌”让学生重拾学习热情就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科技蓬勃发展,网络的出现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捷,物理教育作为教育行业中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在学生的接受和教师的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障碍,传统课堂的教学在现代的科技协助下仍有上升空间,教师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物理作为一个理科的标志性学科涉及的知识和研究的方向都充满了理科的特色,概念抽象,灵活多变,要求精确,对于学生而言,物理的知识点繁杂琐碎而且难以理解,物理往往揭示的是生活现象的本质,例如木块能够停在斜坡上圆球却不能是因为摩擦力,物体向下坠落是因为万有引力,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节省力气的使用,从表象解释本质,讲解原理,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什么是摩擦力,摩擦力以什么样子呈现出来,为什么滑动摩擦力和压力成正比,这些还算比较容易理解的,学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摸索出一点思路,但是到了热学,电力学再往后的模块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很难汲取到信息去帮助自己理解这些东西,物理就变得更加抽象和神秘,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原理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如坐针毡不明所以,物理这个学科自身的深度和涉及的广度让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毫无头绪,对于学习物理丧失了信心也就没兴趣再去钻研和学习。
现今物理课堂出现的较大的问题就是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和内容相关联产生的物理现象学生的脑海中没有概念,一切都靠凭空想象,一旦学生学习没有了具体的情景分析那么一切学习都只能靠死记硬背,但结果也可以预见,物理是针对于生活现象的各个方面,所涉及的领域和公式也多如繁星,死记硬背很容易让脑海中的公式混淆,到了具体题型面前依旧束手无策不知道用什么好,而且每一道物理题型的解答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例如电路除了考虑电子元器件的功率还需要考虑电阻,物体运动除了惯性还有势能重力摩擦力,解答一道题需要考虑的方向有很多,如果不能准确的理解题干所描述的场景就很难全面的考虑问题发生的经过,也容易忽略很多影响结果的因素,一次次的挫败感让很多学生对于物理敬而远之。
二、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有什么优势
(一)有助于培养兴趣
把物理教学建立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头疼的问题就大大减少了,物理教学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对于老师所描述的现象没有概念,或者脑海中预设的场景和教师口中的有偏差,有了网络作为基础就能很好的避免这样的问题,老师课前可以做好准备,在网上搜寻上课所讲的物理现象的相关视频,再进行整合选出最有代表性的几个视频,上课给学生播放出来,学生对于物理现象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老师通过分析视频讲解知识点,相对于原来口述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上课所讲述的内容和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的课程进行的就会更加顺利,对于概念有了具体的事例和形象,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分析就会有迹可循,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有所上升[1]。
(二)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汇集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教师经过正确的利用和筛选可以更好的总结出和课堂教学有关的信息,把信息整合,通过课堂的讲解、延伸,学生不仅可以透过视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教师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加清晰中、系统的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传统课堂教师需要不停的去具体化某种物理现象所产生的效果,课堂时间都不够学生脑海中去构建场景的,有了互联网作为基础,学生和教师就省掉了这个环节,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扩充,使上课时间更有效率,无论是什么学科,知识储备都是决定学习上限的重要标准,扩充了知识储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都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三、教师如何把网络和教学融合
(一)优化课堂结构
有了互联网作为依托,教师的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结构就需要适当的做出调整,教师通过互联网的资源传授完信息之后可以利用网络给学生寻找题源,筛选出正规的具有考试代表性的题型让学生现场做题,巩固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也同时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训练更好的应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点,再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课堂的延伸,可以讲解解题思路,也可以传授更多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把课堂的时间充分利用,用相同的时间让学生的收获做到最大化[2]。
(二)增加实验教学
传统课堂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切教学都只能从教师的表达中体现出来,有了互联网作为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经济大量的实验经验,虽然客观条件不允许,但是有了网络为基础,观察实验的过程,总结失败的教训和经验就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教师通过课堂上多次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和探索实践的内容,物理是一个非常依赖实践的学科,通过实验的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物理知识,实验的趣味性和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会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喜欢学习物理[3]。
四、结束语
以互联网作为依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方式已经逐步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物理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提升,利用网络的数据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实验过程,让学生对于物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无论从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是学习能力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自身能力得到提高,对于考试题型得心应手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学习进入了一个长期的良性循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难题。
参考文献:
[1]李友兴.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2,(3):36-39.DOI:10.3969
[2]胡锦虹.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神州,2019,(12):136.DOI:10.3969
[3]张庆来.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学物理(高中版),2016,34(4):27.DOI:10.3969
作者简介:
姓名:薛圣雅
出生年月:1982.10.21
性别:男
籍贯:浙江龙港(省 市或县)
民族:汉
最高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中学高级
研究方向:物理教育学
单位所在地邮编:325802
单位省市:浙江省龙港市
单位:龙港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