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李元
[导读] 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指对所学习的东西、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反思和评价,认识其真实性,做理性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信念和行动的一种思维活动。批判性思维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一种思维,在创新能力中,批判性思维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如果缺少了批判性思维,他们的思维不仅受定势的影响,而且有了很大的依赖性,他们常常表现为轻易地相信结论,不善于或不能找出自己解题中的错误,对来自老师、同学、课本的信息缺乏必要的独立思考、判断质疑的习惯和能力,缺乏批判性思维品质。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批判性思维    小学生数学思维
       
        正文:
        一、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
        如何在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呢,首先要创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诱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 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看法,怀疑书本结论,怀疑教师和同学的观点,鼓励学生不拘泥于现成的知识,就要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
        因此在讲评复习卷时笔者一改以前教师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的做法,把学生按照自身的思维水平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其在各自的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错题,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让其他组员讲给自己听。一般在小组交流的时候笔者会给他们布置这样的三个要求:①在本组内交流各自的错题,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到言,可以互相补充。②如果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只要有道理都可以,梳理各自的方法。③整理出哪些题目需要老师进行讲解的,简单说明理由。
        这样做并不是要求他们把所有的错题都解决,只是希望不同思维水平的孩子都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各自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例如,在解决这么一道题时:“学校图书馆运进两种课外读物,其中有故事书428本,比文艺书的2倍还多12本,两种读物共有多少本?”合作小组内的学生说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时,一个学生说:“故事书加文艺书,就是两种书的总和。”另一个学生马上就给他补充说:“你说得不够具体,还应说明文艺书怎样求。”“如果我来说,先……”学生在批判中,互相补充,互相尊重,既谈得热烈,又说得到位,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只是一个组织者,一个答疑者而已,教师要关注的就是学生对他人、教师、教材内容批判的正确性,也关注学生对他人批判时采取的态度。
        二、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已经有了批判性思维的萌芽,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去大胆、合理的去质疑书本,质疑教师“有意无意”的错误了。现代的课堂教学实行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书本和教师都不应是绝对的权威,都会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学生可以接受知识,接受指导,也可以挑战书本,质疑教师。如,当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批判结论时,笔者就引导学生与书中的结论相比较,评判一下,有的学生会说:“书中的语言比我的简略。”有的则说:“我概括的比书中更简单易记。”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又会有和书本不一样的想法:书中例题——“果园有梨树和桃树120棵,桃树是梨树的2倍,两种果树共有多少棵?”书上是讲根据第二个条件写设句,根据第一个条件列方程(X+2X=120),学生们认为可以根据第一个条件写设句,根据第二个条件列方程:2X=120-X或X=2(120-X)。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就在批判中开拓了。 在讲课中,教师也难免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候教师就要好好的表扬能找出老师错误的学生。针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予以充分地肯定和赞赏,无疑会极大地鼓励学生敢于独立思考和发表独立见解的创新意识,有助于从小培养勇于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在学生独立反思中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水平
        ?学生批判性思维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自我批判这一过程,教师要注意自我批判与互为批判相互结合,在教学中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哪里有问题,可不可以更加简单。学生自评时,提倡学生出示题目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像批改“作文”似的进行评价,检查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并指出了错误的原因,促使其反思自己的学习的过程,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评判性思维的提升。用批判性的态度去分析解题过程,发现其中的不足,不断加以改正和完善,这正是思维批判性的体现。例如有学生对自己的错题是这样评析的。
        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分别为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它斜边上的高是(    )。评:首先要记住“单位不写害死人”;其次可以画出直角三角形,会发现两条短一些的边一定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因为斜边是最长的,所以他们是三角形的底和高,求出面积后再求斜边上的高。
        四、在变式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水平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是思维的“细胞”,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力武器。学生在解决这些变式练习时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者受到别人提示的影响,解题盲目附和,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只有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尝试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判断题、多项选择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都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水平。
        如:把一张长方形纸(长1米,宽7分米)裁成直角边是3分米的三角形做小旗,最多可以裁多少面?学生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已经不能再用“大面积÷小面积”这个“百试不爽”的公式,因为它的长和宽都不是正好可以裁出小旗的,只有结合画图才能准确解决,10÷3≈3  7÷3≈2  3×2×2=12(面)
        爱因斯坦也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百个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在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早就提出:未来创造性人格特征中包含独立性强、自信心强、不轻听他人意见等特征。所以说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着眼于今天,更要面向他们的未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