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孙东杰
[导读] 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摘要:班级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也是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保证。班级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道德品质的好坏,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就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班级管理;德育教育;育人环境;德育实效。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如何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丰富德育载体,拓宽德育渠道,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我们每一名教育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初中学段的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做教好课的教师,更要做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为促使班级内部形成一个好的学风,让学生在更加活跃和谐的氛围中健康的学习和成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多源”辅助,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一、运用“幸福源”?唤醒德育自觉。
        初中生朝气蓬勃,憧憬美好的未来,他们有梦想、有追求,感受过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与喜悦,但是他们缺少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因为不能够坚持,很多奋斗目标变得越来越远,一次次失败的体会,使学生自信心受到一次次打击。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意识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向上向善的,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与追求,都希望自己能在老师和同学心目当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练就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养成一颗静观默察的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善于捕捉发现他们的梦想与追求,找出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和异常,再因材施教,及时给予帮助、纠正、教育、培养,激活其内心的“幸福源”,唤醒他们继续追梦的心。为学生搭建合适的平台,利用各种活动,让学生找回自信,发挥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的运动天赋,可以鼓励他参与各类体育竞技比赛,一展其长处;发现学生表达力丰富,可以选派他组织诵读比赛;发现学生思辩能力出众,可以创造条件让他参加辩论活动……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目标,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督促他们努力完成每一天的任务,使其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保持阳光和自信的心态,不断的追求更高目标。
        二、运用“敬畏源”强化德育水平。
        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表现为认真谨慎地做事,不突破行为处事的底线。初中阶段是行为模式成长与固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发达的网络资源共享,既为青少年了解未知世界带来极大便利,也使他们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因此要给学生适当的敬畏感,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辨别能力,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对待任何事物的一种态度。

班主任必须探知学生心底的敬畏源,有的放矢地增强他们的自制意识、自律意识和自觉意识,培养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学生的德育水平。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敢于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要让学生懂得承担自然后果:毁坏公物要赔偿,伤人要送医治疗……必要的时候,对违规学生停课整改,由监护人陪同进行反思检讨。但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孩子懂得要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而并非仅仅是为了“教训”,因此,惩戒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只能罚过失,不能罚尊严。惩戒不应单独使用,必须与激励相结合。
        三、运用“创新源”丰富德育形式。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初中生的思维、行为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因此我们要改变德育教育的思维方式,以开放的思想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创新德育方式。不仅要开好每一次主题班会,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集体荣誉感,还要组织一系列有效的实践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区环保等义工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开展家庭、敬老院孝德活动,强化其感恩意识;开展“我与航天之父面对面”“我与航空种子共成长”等航空科普实践活动,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参观革命先烈徐镜心故居,感受红色基因的传承……将课堂延伸到校园、社区、社会,将学生的视角引领到课堂之外,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借助“成长源”,维护德育成果。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将德育教育延伸至学生的“成长源”。中国著名绘画心理分析师,新华网、人民网特邀嘉宾陈胜老师,总结了22年来的心理咨询案例后说到:“压死骆驼的,永远不是最后一根稻草!70%的问题孩子的情感诉求在家庭中都被父母忽视了!”所有的父母其实都在努力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都想把家打造成孩子的幸福天堂。但是很多人却把方法弄错了,他们在使劲往家里“搬东西”:规矩、焦虑、指责……让家动不动就变成一个夫妻利益角斗场,一座冷冰冰的没有生气的宫殿。
        问题学生的产生让我们发现,家庭教育是德育不可忽视的环节。我们每月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定期举行家校共育沙龙,让家长们分享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共同“解锁学生青春期的秘密”……通过引导家长更懂孩子,更多地参与孩子的成长,家校配合,有效减少了问题学生的产生,维护德育成果。
        总之,深化德育育人就要尊重学生身心特点,促进学生自觉“改变”,要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符合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总结,不断完善各种教育手段,努力作到习主席要求的“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所以,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使我们的班级德育工作顺利实施,真正做到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