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组合作式班级量化管理能够发挥小组的团体作用,同时能够准确锁定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可以做到快捷写学生评语,零体罚的方式管理学生,有利于家校沟通,同时也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 量化管理 目标 制度 奖惩 家校合作 社会化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式班级量化管理?
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以4-6人为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和量化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学习成绩、操行、宿舍内务等各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可以激活班级、小组和每一个学生个体。同时,小组合作式量化管理为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供了载体、平台和机制。
二、小组合作式班级量化管理如何操作?
1、合理分组。
合作小组的类型一般有“同质”与“异质”两种。一般应采用“异质”小组的形式来分组,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长,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能力,这是形成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小组的基础。每个小组可以起一个有意思的名字。每个组员在一起讨论组名的时候,可以增进组员之间的感情,增强本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在的学生活波开朗,思维活跃,起组名的时候也是大家最快乐、最搞笑的时候,每个成员都乐此不疲,积极的献计献策。起的名字也都富有新意,别具一格,比如:大冬瓜、男人帮、女人帮、黑屁股、肥哥梦之队、小柴胡等。这些富有特色的名字可以起到方便识别小组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本小组的成员更加有归属感,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主人翁意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所包含的要素,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5个方面:
(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通常由4-6名在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征、家庭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具有异质性的学生组成。由于在每个小组内体现了合理差异,从而在全班各小组之间形成了大体平衡。
(2)设立小组目标。
学习目标为小组而不是个人设立。这样,改变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学偏重竞争的课堂气氛,形成合理的组内互教互助,组际公平竞争的良性机制。而对小组目标,全体小组成员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每个学生能够体会到: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大家都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
(3)实施小组评价与奖励的机制。
在小组奖励面前,每个小组成员都尽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从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保证以小组为单位实施评价,使得小组成员之间不是你输我赢的关系,而是大家输或者大家赢。
(4)个人责任的明确。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成效的大小同个人是否尽责直接联系在一起。要在两方面确保责任到人。
(5)均等的成功机会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要自己努力,有同伴之间的帮助,每个学生都可以做得很好,成功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2、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式量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那么怎样制度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呢?制定管理制度最好的方式就是要有学生的参与和讨论,师生一起努力来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班级管理需要制度建设,民主制度的形成过程远远胜于制度本身。班级制度形成主要基于两方面:一是依据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二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生理规律以及班级管理的需要。班级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非常重要,一定让学生参与、学生认可,同时能够反映老师的价值取向和班级管理的价值向。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一旦形成就会对学生产生更广泛的约束力。
3、制定量化管理的类目和评分标准。
和管理制度相结合,按照学生生活、学习的规律,把学生各种学校活动分成详细的管理类目,每个类目给予合理的评分标准。具体类目如下:升旗、早锻炼、迟到、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课堂等类目。根据类目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分值。
量化考核周期为一个学期,在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假定每个学生都是完美的,赋予每个学生100分,每次违反相关类目就扣相应的分数。扣分的时候要求学生填写扣分单,做到有据可查,避免以后出现管理纠纷,同时填好好扣分登记表,对每个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过程表现一目了然。在学校、区、市、省乃至全国各种比赛中获奖的同学要给与相应的加分奖励,学生期末的最后考核得分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4、心细如发,准确记录。
小组合作式班级量化管理的优点是记录准确、清晰、公正。难点主要是班主任要心细如发,准确记录。一天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难,难的是天天做有意义的事儿。班主任工作特别繁忙,千头万绪,坚持做记录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所谓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坚持下去的回报也是很可观的。
5、依据考核分数合理进行奖惩。
《三字经》有言:“人之初,性本善”,很多时候可能是一种理想。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惰性。解决懒惰问题,合理的奖惩就成为必要。可以根据量化考核分的情况合理设置奖惩措施,对获奖的学生要进行通报表扬、加分或物质奖励。奖勤罚懒,赏罚分明,久而久之,良好的班风就会水到渠成。
三、小组合作式班级量化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小组合作式班级量化管理可以做到对每次犯错误或获奖的学生的准确记录。有了量
化管理和客观的过程记录,每个学生的表现一目了然,清晰可见,和家长谈起话来有理
据,颇具说服力和针对性。
2、有利于期末写学生评语。
对于班主任而言,期末写评语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借鉴别人的评语吧,对学生来
说,又不具有足够的针对性,甚至张冠李戴,自己写吧,很多学生性格差不多,翻来覆去
就那些词,那些话,自己都觉得没趣。有了量化管理就好办多了,把平时做好的过程记录
放到评语栏里,稍加润色,完美的、对学生独一无二的评语就新鲜出炉了。家长看到对学
生准确记录的评语,也会觉得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也一定会满怀感激的,同
时对自己的孩子也会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3、有利于班级管理以及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高中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为社会输送人才和劳动者,高中毕业后一部分学生去
上大学,也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工作。对于学生偷懒的问题可以借鉴社会上企业管
理的方式来解决。人基本上都是趋利避害的,很多员工小病或轻伤不请假的原因不是不敢,
而是不愿,因为请假是要扣钱的。既然是量化管理,既然无法判断学生的身体状况,最好
的方式就是请假也要扣分,当然有明显可见伤或者有医务室的生病证明的人请假可不扣分,
除此之外的请假都是要扣分的,由于扣分和座位挂钩,和考核挂钩,所以一般人能坚持的
就不会请假了,这样做操、早晚锻炼等活动缺席的现象就可以遏止了,也可以做到不用体
罚的方式就把班级管好了。此外,这样的管理模式也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让他们在走
出校门之前对社会有所了解和适应。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真正的进步是永不停步。十九大以后,各行各业都在推动深化改
革,教育也不例外。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改革是一种“新常态”。对于班级管理者来说也
要常怀改革之心,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事物总是处在发展与变化之中的,不能抱残守缺,
默守陈规,再好的管理制度也不能一成不变,也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因材施管,只有
这样才能使管理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 劳凯生﹒教育学(2011年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82﹒
[2] 赵敏霞﹒好班主任大家谈 [J]﹒班主任,20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