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学学校的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刘丹[*刘丹 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 助理研究员 e-mail:
[导读] 管理工作是学校正常教学的基础保障, 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摘要:管理工作是学校正常教学的基础保障, 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出现打破了所有的平静,随着防控局势的向好,落实好小学生复课复学成为各省市教育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本文从学校和班级管理理论入手,做好教师和学生返校的相关工作,提出有利于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助力小学学校尽快复工复习。
关键字:疫情下;小学;学校; 管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这一世界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打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世界性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学校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机构部门,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人口基数大,波及范围广,承载着全社会的希望,是防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大中小学校陆续推进“停课不停学”,推行以网络为载体的“居家学习”。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转好,学校的管理工作被提上日程,做好复学过程中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工作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点。
小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处于发展的关键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缺乏一定的价值辨析能力,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1]。小学教育不容忽视,特别是特殊时期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因其理解能力有限、行动力较强,多方面的行为都不在可控范围内。如何告别现阶段的“家庭”学习,告别隔着屏幕的“线上”学习,回归小学学校的正常规律性生活,需要学校和老师等多方面的努力。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疫情对小学的开学、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及心理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本文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目标、工作重点、小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多方面内容,从学校和班级角度阐述小学生复课复学的管理政策,对工作开展与进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1疫情管理的基本策略
1.1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
学校管理是学校教育的制度保障,其运行状况关乎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2]。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小学教育关注度的增加,合理的管理方式、优化的管理效能、优质的教育培养环境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管理领域将各个环节分区域、分重点的划分整合,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的管理工作,为学校的教学发展和整体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对小学学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小学生返校后,如何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创建优质的生活环境?如何做好学校师生的安全防护?需要学校的管理层做好详细的研究与部署,制定疫情防控的方案流程和应急预案,完善疫情防控责任工作,进行师生健康状况筛查摸底,加强防护物资保障,开展全面的校园环境整治和消杀。学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抓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化师生危机演练,加强学校应急的执行力,做好新冠疫情的第一手防控。
1.2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育人目标的可靠保障[3]。小学生是特殊的社会群体,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还不够成熟,缺乏对危机事件的判断和防御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纽带,是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引导者,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的具有重要的影响。新冠疫情的发生,小学生脱离了集体学习的环境,脱离了日常规律的生活环境,脱离了班主任的直接管理,脱离了朝夕相伴的同学,对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从“线上”教学回归到“线下”教学?从“家庭式”的学习方式回归到学校,如何消除疫情对小学生的心理的影响?是班主任需要思考的问题。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工作,探索适合现阶段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做好返校后的工作部署。
2疫情管理的建议
2.1学校管理
学校的疫情管理是对学校应对危机的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危机处理有利于学校教学活动的进行,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科学应对小学生返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提高学校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加强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维护学校的稳定,创建平安的校园生活。
2.1.1构建有效防控机制,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学校全面落实政治上精准施策,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任务到人、责任到人。统筹学校防控制度建设,根据当前的防控形势,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学校领导班子各司其职,依据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建立防控工作的总方案,落实分类施策。完善防控机制,健全学校的防护措施,制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做好应对物资准备工作。开展开学预案模拟演练,加强检查督促工作,全面实施监督评价。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的应对政策,实现整体应急工作的管理协调和治理效能。
2.1.2加强教师心理建设,完善教学运行工作
新冠疫情的发生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教师的工作性质受到限制和影响。

特殊情况下,学校要求“教师”拥有多重的身份,既要遵守国家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保证自身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还要掌握班级学生的安全和思想、情绪状况[4]。教师个人的身心情况,特别是疫情过程中产生的教学压力和生活压力,是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学校应该开展教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工作,组织教师参与心理学习,摆脱不良的境况与心理状态。针对学生返校后需要应对的问题,对教师进行应急培训,特别是“线上”“线下”上课方式的衔接和过渡,学生返校的防护,危机事件的解决,做好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一切准备工作。
2.1.3做好学生健康培训,实施安全返校复学
学校加强对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健康教育及疫情后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返校后配合学校和老师做好安全的防护。严把防控关,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防护措施,改变条例式制度条例,采用多种学生容易采纳的方式进行防护知识的学习,如线上讲解、教学视频、实际演练等。学校制定复学后的学生入校的所有规划和方案,包括入校的应急处置、隔离室的设置、消毒程序、班级应急流程、课间应急流程、师生的活动规划、学生的用餐流程、学生上学放学流程等若干问题,配备多种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将最优的返校预案和防护措施转授给全体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进行反复强调,重视低年龄段的学生培训工作,做足有效服务于学生返校复学的具体方略。
2.2 教师管理
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疫情时期的教育管理不仅关系着小学生健康安全,对小学生爱国观、情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疫情”,认真对待“疫情”,建立科学防护,回归学校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心理的辅导师,培养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规划,帮助学生养成感恩和尊重的习惯,促使每一个学生平安度过 “疫情”期。
2.2.1 加强道德教育,开展第一节政治课   
为恢复正常而有序的校园生活,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教师要正视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实施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能动性,开展主题学习和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明白特殊时期的家国情怀,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凝聚“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5]。教育学生懂得当下的校园生活是全国各地奔赴荆楚大地逆行驰援而换来的,是很多英雄和同胞在抗疫中用生命换取的,是全国人民携手构筑群防、群控严密防线实现的。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要为国家而自豪,以英雄为榜样,铭记这一段抗疫历史,珍惜现有的和平而安逸的生活。
2.2.2 强化责任教育,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特殊时期增强学生的责任和规则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认知、责任担当和责任践行的自觉性,将责任教育落实到实处。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社会秩序,遵守学校和班级的防护制度和防护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懂得敬畏生命和敬畏自然,创建多种教育形式,为小学生的健康学习“加码”。教育小学生传播正能量,特殊时期不为防疫抗疫添乱,学会自尊自律。保证返校后的个人的防护问题,为自己负责,保持良好的学校和班级秩序。为群体负责,构建和谐有序的群体生活,保障个人和集体的生命安全。
2.2.3 掌握防控知识,保障学生返校安全
学校属于人群密集的场所, 有效的学生防护是降低疫情发生的最直接手段。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健康情况,了解学生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特别对有外出史的家庭要尤为关注。要做好防护方案的学习,用简单而易懂的方式教会学生防护知识,包括离家前的防护准备,返校途中的防护注意,进校时的检验流程,班级内的防护措施,课间及用餐的防护安全,返家途中的防护注意等若干问题。教师做好班级必要防护物资准备,保障必要物资的持续供应,谨防学生在校期间因防护措施或物资的缺乏造成严重的后果,做好应对预案,教给学生面对疫情的正确方式。
3结语
推进安全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是对教育管理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特殊时期的校园安全管理,是需要各教育部门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等若干问题均在疫情期的校园安全管理中显现出来,增强领导的管理理念,增强教师执行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结合实际建立安全教育管理机制,完善校园安全性建设,以保证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玉婷.孝文化与小学生思想品质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9.
[2]赵亮.论未来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9(5), 19-24.
[3]周春凤.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9(10):58-59.
[4]谢晶,黄威.公共危机事件中教师心理压力的正念干预[J]. 中小学德育, 2020 (03), 9-11.
[5]李秀芹.抗击疫情:一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课[J].北京教育(高教), 2020 (4),35-36.
作者简介:刘丹 (1984年4月),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吉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博士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