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成为当今教育发展中迫切需要实现的管理策略。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步阶段,人生重要的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都是在这一阶段开始的。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级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是一个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班主任要做好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本文就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现状加以分析,深度探究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给小学班主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德育;管理
小学,作为人生发展的启蒙阶段,能够促进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向社会有利的方向发展[1]。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健康学习和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学生通过教育,不断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向人生的正确方向走去。因此,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的时候,要重点关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积极高效的开展班级德育工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从全新时期的发展状态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整个德育教育也存在滞后的状态。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升级,小学班主任就要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德育教育问题,总结经验,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一、小学进行德育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重点偏移,忽视德育管理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的小学中,有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把重点内容放在学生的成绩和班级卫生督促上面。口头语言中最多的就是“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和“要把学校、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打扫卫生”。这些问题确实非常重要,但是班主任教师要是把所有的工作重点都压覆在这上面,就会导致重点偏移,不能更好的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厅等上级发下德育教育的工作任务时,有一部分班主任在这方面比较懒散,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最终的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得到相应的目的[2]。
(二)课堂教学没能和德育工作有效结合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的时候,存在教学的德育意义不深刻情况。在小学的数学、语文、思想品德等科目中,教材和习题的实例,基本上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其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教育融入进生活,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但是,部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偏重于知识点的教学,对教材中传达的德育知识关注度不高。这样一来,德育工作的开展进程会慢,时效性不强。
(三)学生的德育学习积极性不强
有些小学学校和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校会和班会的形式,比较集中。小学生理解能力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没有那么高,通过班会和校会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不太理解班主任讲的是什么。学生把班会当成了放松的时间,在下面发呆、玩耍,根本达不到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
二、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班主任老师要想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就要对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系统化的了解。每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性格不同,决定了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差异[3]。所以,班主任要因材施教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级中各个方面都保持很好的学生,班主任要适当的给他们奖励,并且为其制定更好的发展目标,让他们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对班级中发展相对一般的学生,班主任要有效激励,有效引导学生,实行“学生帮带学生制”,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班主任可以进行民主评选,由学生进行投票,决定一周的“班级之星”前三名,班主任每周在收集学生的投票后,根据德智体美全方位考虑,选出“班级之星”,将这些同学的照片贴在班级光荣墙上,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传授自己的日常生活作风,给其他学生起带头作用,班级中人人都能当模范小先锋,不断点燃学生的胜负欲望,从而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要加强信任度
信任是人与人有效交往的基础,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讲也不例外。尊重是信任的前提条件,因此,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班级中每一位同学。学生犯错误时,要宽容对待,有效引导;与学生产生分歧时,要互相信任,用真切的情感感动学生。
例如,班级中某一位同学没有经过同学的允许拿了另一位同学东西,并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是不正确的。这个时候,教师不能盖棺定论的说这位学生的行为是“偷盗行为”,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学生单独的叫到一旁,用温和的语言纠正学生的错误,正确、耐心的引导学生,要在询问同学过后,同学允许使用才可以使用。班主任用正确的方式,并且用温和的态度教育学生,学生可以有效的记住班主任的教导,下次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信任度。
(三)有效整顿班级风气
班级风气是影响班级德育的重要条件,优良的班风可以制约并改正学生的不当行为。班主任也要严于律己,杜绝“邪风歪气”出现在班级中,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中,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看影片,从影片中学习德育知识,矫正班级舆论风向。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优秀、健康的电影可以给学生做更好的引导。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如今的全新发展时期中,学生能够在小学形成优良的德育素养,就是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会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班主任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素质和观念的重要引导者,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有充沛的耐心和责任心,把德育工作充分的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为新时期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相艳.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0):159-159.
[2] 李金兰.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 信息周刊, 2019(9):482-482.
[3] 张国丽.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探讨[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5):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