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音乐含有许多的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利用这些素材,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推动了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中学生综合发展。本文就关于中学音乐教学中怎样渗透德育教学的策略做了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音乐;德育教育;策略
音乐属于艺术类课程,它发挥着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德育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德育渗入音乐教学,大大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使每一名学生都具有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良好的素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学的音乐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德育教学的有效渗入,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一、中学音乐的意义
中学音乐教学并不是仅仅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进而形成一定的音乐素质,从而掌握了这项技能就可以了,它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即通过中学音乐教学,一方面对中学生做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健全他们的性格。这对以后中学生的发展极为重要。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让他们充分感知美,感受美,从而发展美,有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在音乐的学习中,学生不断感悟创作者的感情,引发他们的共鸣,长期下来就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情感,促使他们不断地提升自我道德水平,既陶冶了情操,又滋润了内心世界,使他们都具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为日后在社会上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中学音乐教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音乐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可以说对学生的一言一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受学生爱戴的音乐教师,学生自然会以他(她)为榜样,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穿着,还有表情等。由此看来,音乐教师自身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音乐教师无论在课上或者平常生活都要以身作则,时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展现出道德楷模的样子,让学生备受感染,这也是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教学中学九年级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时,为了让学生从而建立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意识,借以指导中学生关心别人,给别人温暖。课堂上学唱这首歌曲之后,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爱的故事滋润学生的心灵,感化他们的心灵。如,一些学生唱歌时,因为没有自信心,就导致了放声唱歌成为了大难题。音乐老师要极具耐心地进行指导其唱歌,用自己心中的爱去引导,直到他(她)建立起自信心,有了良好的唱歌水平。在课堂下,教师也要尽力帮助中学生,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爱和温暖足以触动他们的心灵。在教学与生活中慢慢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德育的渗入工作也有效完成了。
三、欣赏与唱歌教学中渗入德育教学
中学的音乐教学,欣赏与唱歌均是整个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渗入德育教学需要通过欣赏和唱歌教学进行。中学生的欣赏和唱歌需要音乐作品作为基础,经过欣赏、唱歌、体验等多种方式使身心获得了审美的体验,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众所周知,音乐是极具优美的,它的旋律、歌词、曲调等等很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令人感动,难以忘怀。
在鉴赏与唱歌时,中学生熟悉了歌词的背景,体验了音乐的情感,就会对音乐传递的道德情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例如:在教学《我爱你,塞北的雪》时,它的主线是爱国情,学习这一类歌曲能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品质,所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是使他们具有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音乐老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的唱歌,借助旋律、节奏、歌词等领悟作者的爱国情怀,并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内化了对祖国的热爱。好多学生在学习完《我爱你,塞北的雪》后,都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如对学校、对家人、对老师都明显的体现出来,使爱国的情感一步步升华。
四、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完成德育教育这一目标,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还要在课下中有效融入,从而使音乐理论和音乐实践有效结合。所以,音乐教师要善于借助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道德水平,促使他们修养和品格双重提升。中学生比较喜欢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他们更乐于参与实际活动感受情感。音乐老师要依据音乐课的内容,开展一些符合中学生的喜好的课外活动。
例如:在组织深刻怀念一二·九活动时,我们举办了关于爱国主义的红歌合唱大赛,选出了一些较为优秀的节目,然后再下基层进行演出。如果去农村,可以开展“为留守老人、儿童送歌声”的活动;如果在城市演出,可以去养老院,开展“歌声带去温暖”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大大增强了学生尊老爱幼的思想品德;与此同时,中学生爱心送温暖的活动,使老人和儿童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在活动中演唱的歌曲,许多歌曲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情怀,可以有效激发出欣赏者和演出者的爱国家、爱家乡的情感。这样的活动一举多得,收获的效果非常理想,促使德育工作更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总之,中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教学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迅速完成的,需要音乐老师和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推进。作为中学音乐老师,言行的示范作用重中之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切实做到用自己的行为激励和感染学生,学生自然会受到益于身心的熏陶,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另外,音乐还要在欣赏与唱歌教学中,巧妙地融入德育教学,在实践中积极渗透德育内容。开展课外实践音乐活动,也是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可行性途径,这就需要音乐老师要计划地开展,合理安排,从而激发中学生的兴趣,也真正践行了德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析[J]. 鲁墨秀. 文学教育(下). 2019(12)
[2]初中音乐课堂德育渗透方式分析[J]. 李道华. 北方音乐. 2019(02)
[3]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方案尝试[J]. 庄筱嫣. 北方音乐.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