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拓展钟敏红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钟敏红
[导读]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现实的生活缺乏相对的经验。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现实的生活缺乏相对的经验。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极大的困难。教师利用儿童文学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所以本文就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现状以及对策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儿童文学与语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规律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对小学生的教育对其日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儿童文学选文融合语文教育的教学策略,能够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的学习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现状
        1.1教师缺乏相应儿童文学教学素养
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缺乏儿童文学观念,思想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以自我为教学中心不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理念的拓展和教学,学生的心理也不能够进行及时的培养。再加之教师不具备儿童文学基础理论储备,很多教师的教学能力还不能够积极的与儿童文学进行靠拢,使得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教学内容过于狭隘,不能够积极的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
        1.2老师在进行儿童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力度不够
国内的一些小学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多数是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而忽略了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层面的引导。笔者认为这种“自由式阅读”的教学方法虽然对小学生来说能够提升一定的阅读效率,但是却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无法帮助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地精细阅读的习惯,以至于一些学生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粗略阅读之后,认为自己对该书籍的内容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也是当下多数小学生在进行儿童文学阅读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1.3学生在选择阅读儿童文学书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
根据笔者对一些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对儿童文学书籍的选取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迷茫性。例如国内一些小学生在选取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并不知道自己适合阅读什么类型的儿童文学书籍,而是盲目跟风或者根据书目的趣味性进行随机选择,以至于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对文本进行精细阅读。
        2.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方法和影响
        2.1提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建立正确的现代儿童文学观念,把握时代的动向和脉搏,及时的拓展自身的教育理念,不断的以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导,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根本,树立相应的独立个体,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教学引导,并且积极的进行拓展和学习。教师要采用艺术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表达,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构建相应的教学理念,并且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以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教学引导,尊重学生的具体要求,使得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相应的儿童文学学习。
        2.2从教学方式入手,实现“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融合
笔者认为:如果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那么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很好地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也更利于提升小学生在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写作能力技巧+阅读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还可以提升阅读能力。
此外,在这种“儿童文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写作和阅读两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这将会是一举双得的有效措施。
        2.3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的教学本质与特征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儿童文学的教学本质,不仅引导学生进行识文断字,更加重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综合素养。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扭转自身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化的趣味教学方法,例如加强情境教学在相关文章讲解中插入图片或者是播放动画等,创设教学情境,例如:讲解《鸟的天堂》将文章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或者是插图播放榕树的形状,早起鸟儿的动画片,使学生领悟文章中的具体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可以采用老读教学法,或者是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加强对文章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实现寓教于乐,例如:《陶罐和铁罐》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两个没有生命的事物,拟人化包装,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趣味性以及文章重要思想,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2.4定期地开展儿童文学作品赏析课程,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赏析课程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前准备一些和本次儿童文学主题相关的书籍,然后课后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
具体来说,假如某次的儿童文学阅读主题为“童话故事”,那么老师就可以在阅读课堂中举一些童话故事的书籍,例如《伊索寓言》、《艾丽斯漫游奇境记》、《安徒生童话》等,然后学生通过在课堂中对这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章节性地阅读,课后或者周末写一篇读后感作文,老师再对学生们的作文进行批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利用儿童文学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教学引导,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提倡语文教学当中的儿童文学重要性。并且积极的拓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积累学生的文学素养,合理的开展儿童文学教学,为学生以后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梅琼.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8(36).
[2]贾玉东.浅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