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久以来,语文写作一直是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们公认的难点。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及相关领导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此,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水平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互动平台
引言:在传统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给出写作题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写作,写作之后统一将文章收上来,教师进行逐个批改,此种批改方式虽然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但是却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能够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可以在写作与评委互动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其他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闪光点,从而做到优势互补、查漏补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利用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当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死记硬背无法合理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力。再加之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语言逻辑思维意识不够成熟,在对字词进行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当中,不能够透彻的进行理解和掌握。所以小学生很容易对语文知识产生厌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拓展,很难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以在教学当中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高效性。
1.2小学生缺乏积累习惯
由于语文学习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掌握来进行语文素养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具体教学当中要充分的重视,提升学生对语文积累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把握热情。在现阶段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忽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掌握和学习。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当中的修辞手法和文体了解程度较低,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不一样,而教师在习作教学当中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引导效率较低。并且在教学当中盲目的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拓展,从而达不到习作教学的高效性。
1.3文章缺乏创新性
教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当中,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的学习和思考,使学生对于例文进行模仿写作。再加之小学生在日程生活和学习当中对于语文素材的积累能力较弱,导致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真实的思想情感,导致文章过于空洞和乏味,不利于学生的习作能力提升和拓展。部分学生对所学的语文修辞手法进行生搬硬套,缺乏实际的创新性意识,导致文章内容缺乏真实性,文章的感染力也不足,无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2如何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点
2.1引导学生观察并感悟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也反馈于生活,语文与我们的知识紧密相关,学生的写作源自于身边熟悉的事物,所以小学生写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可以源自于阅读感悟或者是生活感悟,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的写作大部分是在客观生活中学生内心世界形成的表象,在此基础上进行阐发。所以内心世界的表象鲜明性与稳定性提高,便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写出形象具体且真情实意的文章。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观察并感悟生活,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热爱山水,观察人物特色,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于所见所闻进行思考和感悟。例如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可以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交流。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情境“同学们你们在上学路上看见秋风萧瑟后,树叶飘落了吗?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又是什么形状的?树叶的飘落状态像什么呢?看到这些景色你有什么想法呢?想到了什么事情能否将它们写在本子上呢?”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教师切忌不要一步到位,应当循序渐进的进行多次引导,能够起到指路明灯的作用,帮助学生不断的积累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观察习惯,能够使学生将留心观察作为生活的必需品,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可以顺手粘来。
2.2创设宽松写作环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此种规矩应当是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抒发,并不是遏制限制学生的思维想法。所以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能够明确写作要求,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写作和思考。对于学生来说,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环境十分必要。尤其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十分的活泼敏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对于事物有独特的想法和意见。例如教师引领学生习作《猜猜他是谁》,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鼓励每组的一名学生描述到自己,看到同桌的外貌衣着以及特点。采用此种方法能够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2.3倡导个性化写作,凸显写作个性美
学生有了对于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后,教师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写。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写作时出现瞎话、谎话、废话套话一大堆,却没有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必须要告诉学生,在写作时要采用一定的表达技巧,要有个性特色,能够正确认识到写作是自我表达以及人情交流的重要需求。
结束语:
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语文字词句掌握能力,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生词,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更好的为习作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写作教育,通过耐心并且细心的引导,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的阅读和思考,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帮助学生在阅读当中寻找正确的习作题材,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林艺辉. 运用思维导图 提高评改效率——浅谈小学语文习作评改与思维导图的有效结合[J]. 当代教研论丛, 2019, 064(04):46.
[2]卢洁仪. 图解语文 促有效读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7):34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