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6期   作者:程玲春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兴起,人们加重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和了解,开始越来越注重教育教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快速兴起,人们加重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和了解,开始越来越注重教育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重要的教学任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语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学生的阅读量偏少,字词的积累也很匮乏,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对于如何利于语文课堂主阵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这一问题,文章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关键字:学习兴趣;阅读;综合素质
一、在课堂上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1.在语文课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资料,并帮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词汇、句子,协助学生做好笔记并进行反复朗读,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文章的内容。借此老师引入学习方式,让学生内化,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这样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在学生阅读的时候,老师可以领导学生多阅读一些关于名人名言、并挑选适当的句子给学生进行解释说明,交给学生此类句子的使用方法。这样一来,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发现类似的句子就可以用名言来概括,这样就可以丰富了学生的文采世界,使学生写作的时候能使文章的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写出高分段的作文,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成绩,这也会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课堂语文教学时,老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学到很多的知识,知识面极广,它不仅包含了课本上的有关内容,还描绘除了许多的人生道理和价值观。如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极的做好笔记,认真背诵并将其内化,这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可以为他们敞开一扇大门,通过读书了解天下大事,扩展他们的眼界,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这样很大程度上也会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充分的利用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 以情激情,带动学生学习
我们课堂的气氛倒是活水还是死水,事实上,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老师对一堂课的调动能力以及控制水平。每个学生都喜欢充满活力的课堂,语文课堂亦是如此。在语文课堂上,阅读的教学发挥着情感交流载体的作用。阅读中,师生之间存在着交流,学生之间的探讨,对作品的体会和与读者的心灵对话,这些活动都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
首先,老师应该用精简易懂的语言带动学生进入阅读环境中,并与学生产生共鸣。例如学习相关人生理想的课文,老师可先满怀激情地作一番开场白,激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一种兴奋感,为树立人生的理想,体会各种的理想对人生的影响。课堂上老师和蔼可亲、自然得体,从各个方面感染学生,师生情谊充斥着整个课堂;读文课本充满情感的朗读,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了让同学们对学习富有热情,老师就是那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语文阅读教材中的作品都蕴含着许多的知识,作者及人物的情感、浓厚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具体的思维能力,感情上的共鸣,积极主动的感情投入等方面缺少经验,即使老师讲的在绘声绘色,细节描述的再详细,学生还是很难从枯燥的抽象中感受到兴趣。所以,为了加强同学们对于课文的认识,需要开发同学们的发散思维,通过课文的形式设计场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情感得到升华。
2 解放思想,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氛围在课堂中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定者一趟课的质量,教育的实现是在老师和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的,需要师生之间有充分的理解、尊重、体谅,实现真正的心灵上的沟通,一起为了教学目标而奋斗。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意识,以及民主,团结,轻松,和睦的课堂气氛。


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尽力营造丰富、活跃的学习环境,最大化地提升学生活动的自由空间,敢于放开手,让他们去尝试,使各个学生都成为其学习的参与人、探索人及发现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果想要达到最完美的效果,老师就开创新思维,开展思路,支持奇思异想,还要保留个人意见,特别是制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这样才可以达到新制度的语文课堂的气氛,在实际的教学上定会让老师及同学们感到愉悦。
3 敢于实践,教学与生活相联系
在短短的课堂上,老师只是初步地引导学生们到语文的世界中遨游,这是语文学习的一角,并不能教给学生所有的语文知识,所以要想学生对语文有全面的理解,就要让学生们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要利用课堂所学,去进行课外的学习。阅读的积累就是知识的积累,也是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语文实在生活中产生的,流行歌曲,知名的电视剧,广告用语这些东西都无时无刻提醒这我们语文活在我们的世界里。歌曲和电视剧的火热,正是因为它们的内容体贴与生活;广告所带来的收益也根据它自身带的文学价值;小视频的火爆也是源于它不地给我们输送文学营养。还有家家门前的春联、过节用的习俗,道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学生们可以通过生活发掘各种各样关于语文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在老师的带领下,把生活上的知识联系课本加以升华。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互作。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从各大影视节目中收集各自喜爱的相关广告语,并说出各自喜爱的原因。学生们对我举行的此次活动非常感兴趣,大家都积极的收集、用心的分析。在他们当中,一些同学特爱美化句子,一些觉得其中的画面设计挺有意思,还有一些则对内容尤其感兴趣。
4 鼓励阅读,积累语文学习素材
学生的精神生活需要丰富,文学知识需要积累学习,写作和语言能力需要提高,而实现这些的最好途径就是大量的阅读。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见,使学生了解更多从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课内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耐性和钻研东西的信心,对文章的理解更会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对于那些不看重阅读的家长和老师,认为阅读会耽误学生的时间,影响学生的学习,给予否定的态度。语文成绩的提高以及写作思路的开拓离不开大量阅读的支持,对此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给予适当的引导。
第一,推荐书目,根据学生的特点推荐积极健康有趣的课外书;
第二,保证阅读的时间和质量,以及后续开展讨论会,把所读过的书写出其心得来进行交流;第三,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记下那些优美的句子,利用空闲时间抄在自己的记录本上,朗读、背诵、并且分享给同学。第四,不断引导激励学生将阅读后的获得的心得以及相关的习作写出来,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在每期都完成在校刊进行一次投稿并发表的活动。

结语:对于刚刚接触书本的小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起着引导全部学科的作用,同时语文的学习中,阅读也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课外阅读能利于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进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重视课外阅读是每个老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认知。教师是学生的领导者,更应该完善学习方法,研究学习手段,对课堂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总结,力求把高效的课堂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徐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周刊,2015(1):172—173.
[2]韩桂荣.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办公室业务,2016(23):37.
[3]皮琴静.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互动及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04).
[4]王发星.提高问题质量,打造高效课堂———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3(22).
[5]梁晓莲.浅谈初中语文之高效阅读课堂[J].软件:电子版,2015(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