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要,一方面,语文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语文全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小学语文学习也是学生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必备能力。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难点和重点。语文教师要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阶段特点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特点,对培养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外阅读;
一、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 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的有效途径。我认为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要以“读”为本,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完成阅读要求,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从读中得到自得自悟。
1.加强范读
通过范读把文中的情趣、韵味通过声调的高低强弱、缓急传达出来。另外,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读出激昂,委婉处读出委婉,悲愤处读出悲愤,愉快处读出愉快。如在教《刘胡兰》一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时, “刘胡兰和敌人的对话,读出了对敌人的憎恨,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教师惟妙惟肖的范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会纷纷模仿教师的朗读,读得非常陶醉,声情并茂、入情入境。触摸到语言文字的旋律美,去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完成朗读要求和阅读教学任务。
2.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次阅读之前,教师都尽可能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挂图、实物、音像、媒体等手段,反正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精心设置一个激趣导入的过程,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接触课题,大胆猜测,提出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悬念、遐想等投入阅读实践与体验。这样,阅读教学就会初步达到让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乐趣”的目的。小组合作开辟自主空间,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在黑板上出示需要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这样孩子们就有了任务,不会感觉无所事事而去讲小话。不过在完成我的问题之后,他们还要自己再提出一个新问题,真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精心设计练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信心
在问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同时,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有词语的练习,如读词语,用学过的字组成新词,既复习生字,又积累新词。还有反义词练习、形容词叠词的练习、词语的搭配练习等。有句式练习,如说句子、仿写句子,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些练习的设计体现学科间的沟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画一画,配合短文内容画一画。说一说,交流一下最近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这些练习,有利于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综合运用所获得的语文能力。其实小学低年级的阅读题不难,细心的小孩只做一两次就会发现,答案全部在短文中,这就要他们好好读短文。我在平时要求他们至少读两遍,先通读,就算遇到读不懂的地方,也要坚持读完,不能半途而废。然后带着问题再读,找到答案就写下来。让孩子们知道,遇到短文阅读题不要害怕,答案就在短文中,像玩捉迷藏一样,找出来就可以了。
4.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实践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有充足的时间试读、练读,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分析,朗读片段,借助表演等,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语感。例如,在教学《三借芭蕉扇》一文时,安排 20 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以及几个长句,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二、加大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充分运用课文信息,将目光兼及到课堂之外的无限领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书能力,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光课文的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针对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1.每周一诗,积累名句
每天的早自习、下午的课前预备时间,教室里便充满朗朗的 读书声。每星期抽出一节课举行诗词朗诵会,古诗抑扬顿挫的韵味,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培养高雅的情趣。
2.自由阅读,做好笔记
通过开放的图书室、阅览室,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做两篇读书笔记,摘录重要句段,写出自己的感悟。同时,教师向学生提出阅读建议,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影视欣赏,上网浏览
电影、电视、网络扩大了人们的阅读空间。因此有选择地观看知识含量高的影视节目和光盘。例如在教《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时,让学生收集当年知识分子如李四光、钱学森等无私奉献的事迹和有关图片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那么学生会对文中华罗庚的言行有更深的理解,被那一代人的精神所感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阔视野,扩大了阅读面。
总之,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为提高读书能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塑造学生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人格。
组评: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组教学,每个任务完成之后,小组成员也要一起反思本组任务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在此过程中也是全组成员对组内每个成员进行评价的好机会,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肯定组员的努力和付出,又可以激发组员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塑造学生团结合作的人格。
师评:多元评价的最后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在对教学评价 中起一种引导作用,并给学生学习评价方法树立榜样。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做到公正、中肯,在表扬优秀、指正不足的过程中 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注意评价用语。
“教学有法,教无常法”,要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长期保持较高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在此教学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课改理念和教 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
总结;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来培养,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赖于阅读教学来奠定基础。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文的语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课文读流利,逐步达到正确、流利,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黄贤芳.让体验拨动学生的心弦———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0(34).
[2] 王光华.将“亲子阅读”引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辅导的构想[J].
理论观察,2009(2).
[3] 林少春.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J].学园,2015(1).